第379章 杨滔攻打西川刘彻,刘彻联盟云南潘赵联盟(34)

昆明城的王府里,檀香正从铜炉里袅袅升起,在雕花梁柱间漫开。赵匡胤坐在主位的梨花木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那玉带是他当年领兵定江南时所得,玉面上的龙纹已被磨得温润。堂下站着的几人都是他最信任的班底:赵普捧着一卷地图,青色官袍的袖口沾着些墨迹;赵光义按着腰间的佩刀,眼神里带着跃跃欲试的锐光;白泽一身素色长衫,手里把玩着枚玉棋子,看似漫不经心,目光却始终没离开赵匡胤;赵雍穿着短打,腰间别着柄短刀,那是他常年征战留下的习惯;梁震则背着个锦囊,里面装着他连夜拟好的粮草清单。

“西川的急报昨夜到了。”赵匡胤的声音不高,却让堂内的空气瞬间凝住,“刘彻在涪城被杨滔的三十四万大军围着打,已经快撑不住了。”他顿了顿,指尖在桌案上敲了敲,“我打算亲自领兵去援。”

赵光义立刻上前一步:“兄长,西川地势复杂,杨滔又有韩信、李存孝这等悍将,不如让我去?”

“你留在这里。”赵匡胤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众人,“昆明是根基,不能离了人。这次去西川,我带十五万兵马——白泽熟悉山川地势,做副帅;赵普、梁震随军做军师,管粮草调度和军情推演;赵雍性子烈,带五千轻骑做先锋。”

白泽将玉棋子放回棋罐,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主公放心,西川的地图我早年临摹过,涪城周边的山道、水脉都记在心里。只是杨滔军势大,我们十五万兵力若是硬拼,怕是讨不到好。”

“我没打算硬拼。”赵匡胤从桌案下抽出一卷涪城周边的舆图,在案上铺开,“刘彻在涪城守了这么久,必然熟悉城防,我们要做的是在外围撕开缺口,和他里应外合。赵普,你算算粮草能支撑多久?”

赵普上前一步,指着舆图上的粮道:“从昆明到成都有三条路,最近的青衣江道要走十二日,但雨季可能有山洪;最远的石门道安稳,却要多走五日。我已让粮营备了二十万石粮草,用骡马队和船运并行,按石门道的行程算,能支撑大军一个月——若是和刘彻在成都汇合,他那里的存粮应该能再补些。”

梁震打开锦囊,取出几张纸:“这是我拟的将领名单,主公看看是否合适。六耳猕猴使金箍棒,力能扛鼎,可带重甲营;洛小熠的九曲点刚蛇矛枪灵动,浮雪乌骓马脚程快,适合带轻骑抄后路;哪吒的火尖枪刚猛,风火马迅捷,能做冲锋;陈奇的剑法沉稳,可守中军。这四人配合,攻防都能兼顾。”

赵匡胤看着名单,指尖在“六耳猕猴”的名字上顿了顿:“那支重甲营是去年刚练的,铠甲都是精铁打造,寻常刀枪扎不透,让六耳猕猴带正好。洛小熠的轻骑要选最机灵的,到了西川,先去探探杨滔军的虚实——尤其是韩信的主营在哪,粮草囤在什么地方。”

“我这就去传令。”赵雍转身就要走,却被赵匡胤叫住。

“等等。”赵匡胤从墙上取下自己的佩剑,扔给赵雍,“这柄‘定川剑’你带着,遇着杨滔军的偏将,亮出来能镇住场子。记住,先锋营只探路,不恋战,若遇着李存孝、莫穹顶那等猛将,立刻回撤,别硬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