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小县城后,楚风并没有返回纸醉金迷的娱乐圈中心。他推掉了所有剩余的商演、综艺和剧本邀约,支付了公司一大笔违约金,几乎掏空了他作为顶流时期的大部分积蓄,换来了暂时的自由身。
他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租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室,开始了一段近乎苦行僧般的蛰伏生活。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摒弃原主那套浮华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卖掉了大部分奢侈品座驾,换成了普通的代步车;褪下了名牌服饰,整日穿着舒适的棉麻衣物;推掉了所有无意义的社交,谢绝了大部分媒体的采访请求。
然后,他沉下心来,做两件事:第一,疯狂研读剧本,磨练演技;第二,系统地学习娱乐圈的幕后知识——制片、导演、编剧、甚至市场运营。
原主虽有天赋,但成名后沉迷享乐,演技早已模式化,吃老本。而现在的楚风,拥有着林逸的灵魂和阅历,对人生、对痛苦、对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将对苏晴的愧疚、对原主的憎恶、对未来的迷茫,全部融入到了对角色的揣摩中。
他不再只盯着男一号,开始研究那些复杂的、有深度的配角,甚至反派人物的剧本。
他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录下来自己反复观看、挑剔。他联系了一些被边缘化、但有真才实学的表演老师和戏剧导演,虚心请教。
同时,他开始深入研究行业生态。原主只是资本的工具,对行业运作一知半解。楚风明白,要想真正改变什么,必须自身强大,甚至成为规则制定者的一部分。他大量阅读行业报告,分析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学习财务管理、项目评估。
这段时间,外界关于他的消息渐渐冷却。“楚风疯了”、“楚风被雪藏”、“楚风得罪大佬彻底凉了”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赵菲菲的打压仍在继续,几乎没有主流资源敢找他。但楚风毫不在意,甚至乐得清静。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楚风通过一位他曾经帮助过、如今依然尊重他的老牌经纪人,得知了一个消息:一位颇有名气但极其固执、坚持艺术性的导演陈导,正在为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淬火》寻找男主角。
这个角色性格复杂,经历大起大落,很多当红明星要么嫌片酬低,要么觉得挑战太大不敢接,要么演技达不到陈导的要求。
楚风立刻要来了剧本。读完的那一刻,他心跳加速——这个角色,简直就像为他量身定做!一个曾经迷失、最终在苦难中找回自我的男人。
他立刻联系陈导,表示愿意零片酬出演,只求一个试镜的机会。
陈导早就听说过楚风的事情,对他“顶流”的身份和最近的“丑闻”颇有偏见,本欲拒绝。但架不住楚风再三恳求,以及那位老经纪人的面子,勉强同意给他一个试镜机会,心想让他知难而退也好。
试镜那天,楚风素颜朝天,穿着戏里角色的旧衣服就来了。他没有用任何夸张的表演技巧,只是完全沉浸到角色当中,将那个男人前半生的浮华、中间的挣扎崩溃、最后的绝望与微弱希望,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那双眼睛,充满了故事感和真实的痛苦,完全不是原主那种程式化的“深情”。
陈导看完,沉默了许久,猛地一拍大腿:“就是你了!妈的,就是你了!别人演的是戏,你他妈演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