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都听到了。”刘隆将诏书放在案上,目光扫过众人,“朝廷命我出兵,会剿张角。你们怎么看?”
众人沉默片刻,老成持重的王翦率先开口:“主公,此乃阳谋。朝廷见皇甫、朱儁二位中郎将久攻广宗不下,损兵折将,故欲驱使我等为其前驱。张角虽困兽犹斗,然广宗城坚,太平道余众尚多,实是一块硬骨头。我军新成,虽士气可用,然远征作战,补给漫长,若陷入僵局,恐有不测。”
李平忧心忡忡:“主公,朝廷虽言粮秣由司隶、荆州支应,然此二地皆非安宁之所,能否如期供给,大有疑问。我军倾巢而出,若粮道有失,或荆州刘表、益州刘焉暗中掣肘,则危矣。且汉中初定,主力尽出,若有宵小乘虚而入,如之奈何?”
赵云沉吟道:“然圣旨已下,若抗命不遵,恐授人以柄,污了主公忠义之名,亦给周边势力以口实。且……剿灭国贼,保境安民,亦是我辈职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典韦瓮声道:“打便打!那张角又不是三头六臂!俺老典正想会会他那太平道的妖法!正好让新练的儿郎们见见血!”
太史慈亦道:“慈亦认为,此战难免。若能阵斩张角,主公之声望,将如日中天,于未来大业,利大于弊。然需筹划周全,不可浪战。”
许褚拍着胸脯:“主公指哪,褚打哪!”
众人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尚未发言的郭嘉与戏志才,这二位军师的意见,至关重要。
戏志才轻轻咳嗽一声,缓缓道:“奉孝兄,你看呢?”
郭嘉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目光却锐利如刀:“此诏,是危机,亦是天大的机遇!”
他站起身,走到厅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点向冀州广宗位置:“张角,必死!广宗,必破!此乃大势。然,由谁破城,何时破城,其中大有文章!”
他看向刘隆:“主公,朝廷此诏,看似驱虎吞狼,实则亦是对主公实力的一次试探,乃至……借刀杀人。若主公胜,则威震天下,然亦必成某些人之眼中钉;若败,或损失过重,则汉中基业危矣。故,此战,须胜,且须大胜!但,更须‘巧胜’!”
“如何巧胜?”刘隆目光炯炯。
“其一,出兵规模。”郭嘉道,“不可倾巢而出,以防家贼。亦不可太少,徒损军威。嘉以为,可率精兵一万,辅以民夫,对外宣称两万,以壮声威。这一万精兵,需是能战敢战之师,更要包含我军之特色利器!”
刘隆点头:“有理。子龙、恶来、子义、仲康,你四人麾下,各抽调最精锐者两千,共八千步骑。再调玄甲军五百,神机营五百,合计一万精锐!由我亲自统领东征!” 他要将核心战力和新式军队投入实战检验。
“主公英明!”郭嘉赞道,“此一万军,皆百战精锐与新锐之师,足以应对硬仗。玄甲、神机,更可出奇制胜!”
“其二,出兵时机与路线。”戏志才接口,“不可急进,亦不可过缓。需等皇甫嵩、朱儁与张角拼得两败俱伤,我军以生力军姿态加入,一举定乾坤!路线可出汉中,经上庸,入荆州,北上南阳,再转道颍川,渡河北上。此路线可沿途震慑荆州,联络颍川旧识(如荀彧等),观望洛阳局势,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