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琼 轻轻 拍了拍 她的手背,笑道:“好了,此事 从此 休要 再提。若 你真 觉得 过意不去,不若 … 将 你那 打理 家务的 本事,再多 教我 几分?也 让我 这 粗人 学学 如何 ‘持家有道’?”
他 故意 说得 轻松,逗得 探春 破涕为笑。书房内,气氛 顿时 变得 温馨 而 融洽。
心结 既解,探春 感觉 浑身 都 轻松了 许多。她 回到 自己 房中,打开 那个 从 贾府 带出来的、几乎 已经 空了的 嫁妆箱子。里面 只剩下 几件 半旧的 衣裳、几本 她 珍爱的 诗集,以及 … 那本 她 亲手 写下、留给 贾兰的 《治家格言》 手稿。她 轻轻 抚摸着 那 泛黄的 纸页,心中 再无 波澜。过去的 荣华 与 苦难,都 已 随风而逝。这些 东西,或许 不值 一文,但** 却是 她 前半生 唯一的 见证。
她 将 箱子 合上,锁好,然后 唤来 侍书,平静地 吩咐道:“侍书,将这个 箱子 … 收到 库房 最里面 去吧。”
“姑娘?”** 侍书 有些 不解。
探春 望向 窗外 蔚蓝的 大海,嘴角 泛起 一丝 释然的 微笑:“有些 东西,留着 做个 念想 便好。人 … 总要 向前看的。”
从 这一刻起,她 才 真正 觉得,自己 与 贾府 的 最后 一丝 牵连,彻底 斩断了。她 是 周探春,是 这 海疆 参将府 的 女主人。她的 未来,将 在这片 充满 风浪 与 希望的 海域上,重新 …启航。
海疆 的生活 平静 而 充实。探春 彻底 卸下 了 心防,将 全部 心力 投入到 新的 家庭 中。她 与 周琼 的感情 在 日常 的 相濡以沫 中 日渐 深厚,贾政 的 病情 也 稳定 下来,虽 行动 不便,但 精神 尚可,偶尔 还能 在 侍书的 搀扶下 到 院中 晒晒太阳,看看 孙子(周琼 与 前妻 所生 一子,年方 五岁,活泼可爱)嬉戏。日子 仿佛 一湾 平静的 海水,在 阳光下 泛着 细碎 而 温暖的 波纹。
然而,这一日,一封 来自 南方 的 书信,却 如同 一颗 投入 水中的 石子,在 探春 心中 漾起了 层层 涟漪。
信 是 林黛玉 从 扬州 寄来的。
送信人 是 一位 年约 四十 上下、面容 沉稳、举止 干练的 嬷嬷,自称 姓 杜,是 林家 的 旧仆。她 不仅 带来了 黛玉 的亲笔信,还 带来了 两只 沉甸甸的 樟木 箱子。
探春 在 前厅 接待了 杜嬷嬷。她 迫不及待地 拆开 信,黛玉 那 清秀 熟悉的 字迹 映入眼帘。信中,黛玉 先是 关切地 询问了 探春 和 贾政 在 海疆的 生活 状况,语气 温柔 而 细腻。随后,她 话锋 一转,提及了 那 两只 箱子:
“三妹妹 见字如晤 … 自 苏州 一别,心中 时常 挂念。知你 安好,妹心 甚慰。今 遣 杜嬷嬷 前来,一则 问候,二则 … 妹妹 当年 仓促 离京,许多 物事 未能 携带。妹 在 整理 苏州 老宅 时,偶然 发现 库中 尚存 有 些许 姐姐 昔日 寄存 之 旧物,想来 应是 姐姐 嫁妆 之一部。物归原主,理所应当。区区 微物,不成 敬意,唯愿 姐姐 在 海疆 安居,聊作 贴补 之用 …”
“嫁妆?旧物?” 探春 拿着 信纸的 手 微微 一颤!她 清楚地 记得,自己 从未 在 苏州 林宅 寄存过 任何 东西!当年 她 投奔 黛玉 时,几乎是 身无长物,哪 有什么 “旧物” 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