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冬天。
吃了上一年聚会的甜头,今年过年大院人都下意识的要求一起聚会吃年夜饭。
易中海被大院的人拉着唠叨了几次,他也只是说商量商量。
聚会不是想聚就能聚的,第一个他没贾东旭那个能耐请人过来搭棚子;去年是秦家兄弟带人来搭棚子的,真要请人,是要花大价钱的。
第二个,他也没贾东旭那个面子,买那么大一批的瓜果和花生,今年许多东西都限量了。还有那么多肉,谁帮忙弄去?
第三个,许富贵走了,人家今年在哪过年还不知道呢!他可请不动许富贵放电影。
因为这三个原因,易中海只能推脱说考虑考虑。
实际上他打算问问贾东旭,院里一共二十多户人家,能和贾家扯上关系的就有将近十家。
后院的许家,刘家和聋老太。
中院的他家,何家,大嘴巴和钱老头。
前院的王家,闫家。这都九家了,闫家还算两家,中院和前院俩个闫家。
那天聋老太太说起这个,还说贾家也算两户,真要这么算,易中海想想都头皮发麻。
尤其是年轻一辈,都太听贾东旭的,连王刚这些比贾东旭大几岁的都和贾东旭比较熟络。
易中海敲敲脑门,拿过茶座上的手套戴手上,才对厨房的一大妈喊了声,“老伴,我去贾家一趟,一会儿回来。”
“唉,知道了。”
易中海推开房门,大院里雪花飘飘荡荡,地面铺了厚厚一层。
易中海穿过四合院来到贾家门前,屋里传出几声小孩的嬉笑声,夹杂着聋老太太苍老洪亮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