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重复就是艺术,可重复的日子太过单调。

秦大海来了贾家一趟,给贾家的日子撞起几丝涟漪,家里来的张家三人在贾东旭看来都是小事。

啃了贾家四天的窝窝头,小菊渐渐适应贾家的生活习惯。她下意识的忘掉要回去的事实,每天看着俩小孩读书,她心里总能闪过几丝羡慕。

要是在乡下,这俩小孩要跟着挖野菜,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不像城里人,饿了有供应粮吃。

“开会了,开会了!”

后院传出敲锣声,打断小菊的思绪。她好奇的抬起头向堂屋张望,上首的贾东旭端起碗喝了一口咸汤后,对贾张氏说道,“妈,应该是亲戚进院儿的事儿,你去开会吧!我答应给闫老抠一个西瓜,算他家看门的报酬。”

“那我带几个小的去看看热闹的。”贾张氏起身用手绢擦擦嘴,带着几个小的向后院而去。

秦淮如不知道那天商量的事儿,询问道,“东旭,开什么会啊?”

“那天说的进院子的事儿,咱们院都不富裕,小孩子又多,几个大爷怕遇到骗子。”贾东旭说的委婉,秦淮如还是听明白了。

小菊大概明白点,被她忘记的张家村再次在脑海中闪过。如果可以,她宁愿一辈子留在贾家,这里吃喝不愁,没有争吵打骂声,连小孩学习不好也只是罚站。

张家和贾家,就像两个坑,一个是火坑,一个是水坑。火坑太过焦灼,烧的她皮开肉绽浑身黢黑,每天都是噼里啪啦不得消停,断粮这一个月,婆婆能一天骂她三次。

水坑太过安静,看着平静神秘,像是有许多秘密在水下流淌,里面大鱼小虾来回穿梭,每个人说话都像是发电报,让她这位农村妇女不敢说话。

来了四天,她都没明白贾家靠什么生活。知道贾东旭在上班,从来没有人提起贾东旭的工作。

她知道对面那俩个小子是轧钢厂的,一个是厨子,一个是库管。隔壁老头是个扫大街的,棒梗干爹好像也是轧钢厂的。

这些平时听她们闲聊都会挂在嘴边。可对于贾东旭,这几家人好像都有默契一般。

连王贤她都不知道在哪上班,一家人好像不关心这俩人工作一样。小菊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工作能一人上班全家不饿。

或许真是巧合,正吃饭的王贤突然想起赵伟交代的事儿,她吃了一口咸萝卜丝说道,“东旭,赵书记今天找你,好像是街道主任约他明天吃饭。他想问问你明天有空吗!”

“几个人啊?”贾东旭询问道。

“听他说两个厂子的街道主任,还有咱们街道的王主任。”王贤歪头想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