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远方的海平线:商船的影子

距离估算: 根据桅杆露出海平线的高度(假设桅高约30-40米),利用地球曲率公式心算,目标船只距离大约在20-25海里(约37-46公里)之外。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观察距离。

船型推测: 多桅、横桁结构……这符合大型商船或大型帆船的特征,不太可能是灵活的战舰或小型渔船。其航向似乎与“破浪号”存在一个夹角,并非迎面或同向。

动力判断: 那低频的震动……除了风声帆响,似乎还夹杂着一种更沉闷、更有节奏的嗡鸣?难道是……蒸汽机?或者这个世界的某种特殊动力?这说明对方的技术水平可能不低。

意图评估: 对方是否发现了自己?可能性极低。“破浪号”船体相对较小,且自己是顺光,对方是逆光,自己处于视觉盲区。但需保持警惕。

分析的同时,情感的波涛终于冲破理性的堤防,汹涌而来。

激动与渴望: 接近两个月了!除了那头恐怖的狮鹫,他再未见过任何文明的迹象!这艘突然出现的船,意味着航线正确!意味着前方可能存在航路、岛屿、乃至大陆!意味着信息、补给、交流的可能!意味着他并非漂流于文明的荒漠,他终于触摸到了这个世界人类活动的边缘!一种难以言喻的、回归族群的亲切感与兴奋感,冲击着他的心房。

警惕与疏离: 但紧接着,是深深的警惕。前世的知识与孤岛求生的经历都告诉他,在无法地带的海洋上,一艘陌生的船,尤其是大型船只,代表的不一定是友善。可能是商船,也可能是……海盗。对方是敌是友?这个世界的规则如何?自己这艘明显带有“手工”痕迹、却性能不凡的船,会引来贪婪的目光吗?久违的与人交往的生疏感甚至一丝不安,悄然浮现。

审视自身: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一身鞣制粗糙但结实的皮甲,腰间挂着布满细微裂纹却寒光内敛的“不屈”剑,皮肤黝黑,伤痕犹在。与可能出现的“文明人”相比,自己更像一个荒野遗民。这种差异感,让他心情复杂。

瞬息之间,林凡做出了决定:不主动靠近,不暴露自身,静观其变。

降帆减速: 他迅速而无声地回到主桅,小心翼翼地收起了主帆,只留下最小面积的艉帆,使“破浪号”的速度降至最低,如同海面上的一片浮木,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目标特征。

利用光学隐身: 他调整航向,让初升的太阳恰好位于自己船尾方向。这样,从对方船只的角度看过来,“破浪号”处于强烈的逆光背景中,极难被发现。

小主,

磁力感知延伸: 他将磁力感知凝聚成束,尝试向远方延伸。虽然无法清晰“看”到船体,但能隐约感知到那个方向有一个巨大的、带有强烈金属反应的物体在移动,进一步确认了目标的存在和大致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