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青州谋局

初平元年,秋。

青州,齐国,临淄城。

州牧府衙之内,烛火通明。刘备端坐主位,一身墨绿色官袍衬得他面容沉静。案几上摊开着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青、冀、兖、幽四州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袁本初这一手,倒是玩得漂亮。”刘备的手指轻轻点在渤海郡的位置上,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下首处,贾诩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明送渤海于公孙范,实为缓兵之计。袁绍此刻最缺的便是时间——颜良、文丑正在冀北各郡收拢兵马,若此时公孙伯圭全力南下,袁绍未必能挡。”

右侧的徐庶接过话头,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袁绍意在诱使公孙瓒东进青州,祸水东引,一石二鸟。若公孙瓒中计,则我青州方经战乱,又要面对幽州铁骑...”

“公孙伯圭非愚钝之人。”刘备轻轻摇头,记忆中对那位同窗的了解浮上心头,“他与公孙范关系密切,得了渤海郡后,必会先消化此地,再图南下。袁绍的算计,他心知肚明。”

堂下众谋士皆点头称是。

简雍忽然开口:“袁绍既将家小质押于兖州刺史刘岱处,可见他对刘岱的倚重。若我等能离间二人...”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忽然站起身来,走到厅堂中央。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绘有九州疆域的地图上。

“袁本初表我为青州牧,这份‘人情’,今日该还了。”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传我令,以青州牧名义,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

堂内一时寂静,随即响起几声倒吸冷气的声音。

“主公,此举何意?”孙乾疑惑道,“那东郡虽太守王肱战死,但毕竟是兖州属地,刘岱岂能容他人插手?”

刘备转身,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表面上看,我是为袁绍着想。黑山军肆虐,东郡无主,若任其发展,必威胁冀州后方。曹操有将略,足以平定黑山军,保袁绍后路无忧。”

贾诩忽然轻笑出声,眼中满是赞赏:“实则一箭三雕...不,是一箭四雕!”

“文和请详言之。”刘备微笑颔首。

贾诩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其一,曹操若得东郡,便有立足之地,不必完全依附袁绍。以曹孟德之能,必成袁绍心腹之患,可分担公孙瓒的压力。”

“其二,”他继续道,“刘岱与袁绍如今盟友关系,全因袁绍将家小为质以示诚意。若曹操突然插足兖州事务,刘岱必生疑虑,认为袁绍背后指使,二人关系必生间隙。”

“其三,”徐庶接话,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刘岱前番偷袭我平原国,此仇未报。曹操若入东郡,与刘岱近在咫尺,两强相争,必让刘岱头疼不已!”

刘备满意地点头:“还有其四。曹操是当世英雄,今日我助他得一立足之地,来日若与袁绍开战,他或可成为我们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