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固本徐州

馆驿内的烛火摇曳了一夜,也映照了刘备与郭嘉谋划至深的思绪。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郯城略显残破的街道上时,刘备已然精神奕奕地坐在了州牧府的正堂之上。他深知,名分已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稳固内部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宣糜别驾、陈元龙、曹豹将军。”刘备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回荡在略显空旷的大堂内。

首先进来的是糜竺。他依旧是一身儒雅袍服,神色恭敬却不失从容。对于这位历史上倾尽家财、并将妹妹糜夫人嫁与自己的忠实拥护者,刘备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信任。

“子仲,请坐。”刘备亲自起身相迎,态度恳切,“昨日仓促,未及深谈。备得陶公托付,骤领徐州,心中实是惶恐。子仲乃徐州柱石,家业深厚,更兼忠义,日后这徐州钱粮商贸、民生恢复之重任,非子仲莫属。”

糜竺见刘备如此器重,言语间毫无新主的架子,反而是推心置腹的托付,心中感动,连忙躬身:“主公信重,竺敢不竭尽全力!竺虽不才,愿倾糜家之力,并借助青州商贸渠道,尽快恢复徐州元气,以供主公驱策!”

“好!”刘备扶起糜竺,“有子仲此言,我心安矣。即刻起,便由你总揽徐州钱粮、度支、商贸诸事,一应人员调配,皆可由你先行决断,再报我知。”这份权力放得极大,几乎是给予了糜竺在经济领域的全权,足见信任。

糜竺再拜,声音微颤:“竺,必不负主公所托!”

接着进来的是陈登。这位年轻的谋士眼神明亮,带着几分审慎与探究。刘备深知陈登之才,若非历史变故,本可成为自己麾下顶尖的谋臣。此刻,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识人之明。

“元龙,久闻大名,今日方得细谈。”刘备笑容温和,示意陈登坐下,“陶公在任时,便常赞元龙有王佐之才。备新领徐州,于徐州人事、政务多有不明,亟需贤才辅佐。”

陈登谦逊道:“主公过誉,登年轻识浅,恐难当大任。”

刘备摆手,神色转为凝重:“元龙过谦了。备虽初至,亦知徐州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譬如这下邳国……”他刻意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陈登,“国相笮融,名义上尊奉陶公,实则拥兵自重,广聚钱粮,更借宣扬佛教吸纳流民,其心……恐非纯臣。元龙家族根基在下邳,对此人所作所为,当有所耳闻吧?”

陈登心中剧震!笮融之事,他陈家自然知晓,甚至暗中多有戒备,但他万万没想到,刘备昨日才接任州牧,今日便能如此精准地点出笮融这个隐患,且对其行为知之甚详!这份情报能力和洞察力,让陈登瞬间收起了所有轻视之心。

他深吸一口气,肃然道:“主公明察秋毫!笮融此人,确如主公所言,骄横跋扈,在其辖地内行事多有不法,更兼手握重兵,实乃徐州心腹之患。登……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