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吴县,这座江东最为繁华的城池,在经历了陈纪大军的驻扎、严白虎的横征暴敛以及不久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夺城之战后,终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街道上,巡逻的刘备军士卒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市井间,商贩的叫卖声也重新响起;被严白虎强行征用的府库钱粮,部分被用于赈济贫苦,使得城中百姓对这位新来的刘使君颇有好感。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吴郡真正的根基——那些盘根错节、影响力巨大的士族豪强们,却仍在观望。张家、朱家、陆家、顾家……这些家族或富甲一方,或诗书传家,或兼而有之,他们掌控着吴郡大量的土地、人口、乃至部分私人武装。他们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刘备能否真正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这一日,吴郡张氏的家宅中,几位重量级的人物秘密齐聚。张氏家主张允、朱氏的代表朱桓、陆氏的家老陆骏等人,皆是面带忧色,低声商议。
“诸位,刘备已据吴县,兵威正盛。陈纪数万大军灰飞烟灭,严白虎狼狈南逃,其势不可挡啊。”张允捋着胡须,语气沉重,“然,其对我等吴郡士族,究竟是何态度?是如袁术般苛虐,还是如孙策般打压,亦或是……另有打算?此事不明,我等心中难安啊。”
朱桓年轻气盛,接口道:“刘备素以仁义闻名,观其入城后所为,倒也颇合仁义之道。然,其麾下谋臣如贾诩、郭嘉,皆非易与之辈,武将如关羽、张飞,更是勇不可当。其志恐非仅限一郡之地。我等若不能及早表明心迹,或探知其意,恐将来被动。”
陆骏较为持重,缓缓道:“确需有人前去拜会,试探口风。然,派何人去?以何名目去?若所托非人,或言辞不当,反为不美。”
这时,座中一位与顾家交好的士人开口道:“诸位,在下以为,有一人最为合适——便是顾氏元叹。”
“顾雍?”几人皆是一怔。顾家虽是吴郡望族,但顾雍本人此时名声尚未显赫于外。
那士人解释道:“诸位莫非忘了?顾元叹乃蔡伯喈公之入室弟子!而蔡伯喈公,如今正在刘备的青州书院执教,备受礼遇!更关键者,刘备新娶的侧室,正是蔡公之女,蔡琰蔡昭姬!听闻刘备娶蔡公之女时,顾雍还以蔡邕弟子的身份,派人远赴徐州送过贺礼!有这一层师门渊源与香火情分在,由顾雍前去拜见,名正言顺,进退有据!非他不可啊!”
众人闻言,皆觉有理。蔡邕是海内大儒,声望极高,刘备救蔡邕、娶蔡琰,可见其对文士、对名教的尊重。顾雍作为蔡邕弟子,这层关系确实是一道绝佳的桥梁。
张允拍板道:“既然如此,我等便一同去顾府,请元叹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