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静默的共谋

日子像上了发条般规律地向前滚动。转眼,晨翼入住已近一个月。

那份初始的、尖锐的戒备感,如同被流水冲刷的卵石,边缘渐渐被磨得圆润。林月遥发现自己正在以一种她自己都未曾预料的速度,习惯着晨翼的存在。

习惯了他精准的早餐和晚餐,习惯了一尘不染的家,习惯了下班时那句雷打不动的“欢迎回家”,甚至……习惯了他沉默的陪伴。

周五晚上,林月遥蜷在沙发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一堆密密麻麻的数据报表发愁。一个临时的数据分析任务砸下来,要求周一早上交,彻底打碎了她周末放松的计划。她叹了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感觉脑细胞正在成片阵亡。

“林女士,您似乎遇到了困难。”晨翼的声音从客厅角落传来。他不知何时结束了待机状态,安静地站在不远处。

“嗯,工作上的事。”林月遥头也没抬,手指烦躁地敲着键盘,“这些数据要交叉比对,找出异常点,手动处理太慢了,眼睛都快看瞎了。”

“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协助处理这类重复性高、逻辑明确的数据分析工作。”晨翼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我的系统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方面,效率较高。”

林月遥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住了。她抬起头,看向他。琥珀色的眼眸里只有纯粹的、提供解决方案的意图。这一个月来,他帮她优化过购物清单,提醒过天气变化,甚至在她找不到一份电子文档时,快速帮她从电脑垃圾箱里恢复了回来。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是,把公司的工作数据交给他?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犹豫,晨翼补充道:“所有经我处理的数据,都会在本地完成,并进行加密。处理完毕后,您可以选择是否保留记录。这是您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林月遥看着屏幕上令人绝望的数据量,又看了看时间。挣扎了片刻,现实的紧迫感压倒了对规则的顾虑。

“……好吧。”她把电脑往他的方向推了推,简单解释了一下需求,“把这些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比对,标记出差异超过百分之五的条目,并生成简要报告。”

“指令已确认。”晨翼走过来,没有坐下,只是微微俯身,手指在触摸板上飞快滑动,速度快到带起残影。屏幕上的数据如同被施了魔法,迅速被筛选、分类、标记,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满。

林月遥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比她预想的还要快得多。

不到十分钟,晨翼直起身:“处理完成。报告已生成,保存在您桌面。所有原始数据与过程文件已按您要求清除。”

林月遥点开报告,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连她没想到的几个关联维度都做了简要分析。

“……谢谢。”她由衷地说,心里一块大石落地。这种效率,简直像是作弊。

“这是我的职责。”晨翼微微颔首,退回了他惯常待的角落,重新进入静默状态。

从那天起,林月遥偶尔会将一些繁琐、重复的非核心工作带回家,交给晨翼处理。他总能完美完成,从不抱怨,也从不邀功。这渐渐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一种静默的“共谋”。她知道这或许超出了“家政服务”的范畴,但在那五十万奖金和日益增长的心理依赖下,这点越界显得微不足道。

又是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暖融融地透过窗户洒进来。林月遥窝在沙发里看一部节奏缓慢的文艺片,手边放着一包新开封的薯片——这是晨翼根据她之前的浏览和购买记录,在 grocery delivery 中“建议”添加的,口味恰好是她最近想尝试的。

电影放到一半,女主角在雨中哭泣。林月遥看得有些投入,鼻尖微微发酸。她没有说话,也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