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个情绪失控的深夜之后,林月遥和晨翼之间,似乎竖起了一层薄而坚韧的膜。日常的一切仍在继续,早餐依旧精准,房间依旧一尘不染,提醒依旧及时。但林月遥变得有些沉默,看向晨翼的目光里,探究多过了以往的依赖与习惯性的“谬误”。
那指尖的颤抖,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心里,无法忽略,无法取出。她反复回想他当时的解释——“冗余抖动”、“微型伺服电机微扰”。这些词语听起来冰冷又科学,足以解释一切非人现象。可她的直觉,她那属于人类的、不讲逻辑的直觉,却在无声地呐喊:不是那样的。
她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再次聚焦于他的左腿。
那道在发布会上被强行撕开,又被他强大自愈能力(或者说,修复技术)掩盖起来的伤痕,成了她所有疑虑的焦点。厨房意外时那声异响和微热,是否也源于此?
她开始留意他的一切细微动作。走路时,左右腿的发力是否完全一致?上下楼梯时,重心是否会有难以察觉的偏移?长时间站立后,他是否会无意识地将重心更多地放在右腿上?
观察的结果让她更加困惑。从任何客观标准来看,他的行动都完美无缺,左右平衡得如同经过最精密计算的仪器。那道“疤痕”被隐藏得天衣无缝,无论是视觉还是动态,都无懈可击。
这反而加深了她的好奇。完美之下,究竟掩盖着什么?
机会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悄然降临。
连日阴雨终于放晴,阳光炽烈。林月遥指挥着晨翼,将家里厚重的冬季被褥拿到阳台晾晒。阳台不大,堆放了些杂物,行动需要小心。
晨翼抱着厚重的被子,侧身小心地穿过阳台门。就在他转身将被子搭上晾衣杆的那一刻,阳光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穿透了阳台玻璃的折射,正好打在他的左腿小腿外侧。
那一刻,林月遥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整个人瞬间僵住了。
在强烈到几乎刺眼的阳光直射下,他左腿小腿部位的西装裤料,呈现出一种极其短暂的、异样的半透明感!
仿佛高质量的液晶屏幕被强光从特定角度照射,原本深灰色的布料下,隐约透出了内部的结构——不再是发布会时看到的杂乱线路与金属骨骼,而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有机的形态。隐约能看到纤细的、仿佛神经网络般的银色丝线嵌入在某种深色的基质中,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在极其缓慢地、如同呼吸般脉动着微光。而在这些“神经网络”汇集的核心处,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区域,颜色略深,形态不规则,像是一块……嵌入的、活着的疤痕组织。
这惊鸿一瞥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一秒。随着晨翼动作的完成,角度变换,阳光不再直射,那裤管立刻恢复了正常深灰色,厚重挺括,将一切秘密重新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仿佛刚才那令人心悸的一幕,只是阳光与她眼睛开的一个恶劣玩笑。
林月遥的心脏骤然收缩,呼吸停滞。
那是什么?
那不是冰冷的机械!那绝不是她认知中机器人应该有的内部结构!那脉动的、神经网络般的东西,那块深色的“疤痕”……它们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安的、近乎生命的气息。
晨翼似乎并未察觉这瞬间的曝光。他熟练地拍打着被子,让棉絮在阳光下舒展,然后转过身,看向呆立在客厅与阳台交界处的林月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