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本源巡礼与终界新途

超共生本源在源生之墟稳定运转了亿万年,那颗拳头大小的晶体如同宇宙的心脏,每一次脉动都传递着纯粹的共生能量。晶体内部,无数生灵的意识虚影自由穿梭、交融共生——爆燃轮回的炽热生灵学会了温和传递能量,云涡生灵能在意识层面编织气流幻境,绿蔓轮回的植物意识则滋养着本源内部的能量脉络,所有曾经的轮回印记都在超共生本源中找到了最和谐的存在方式。

林月遥与星槎的双生光脉,始终贯穿超共生本源的核心,他们的意识既是本源的一部分,又保持着独立的感知。他们能清晰捕捉到每个生灵的喜悦、探索与感悟,也能感知到超共生本源在不断吸收源生之墟的本源碎片,能量愈发纯粹、包容,隐隐有突破终界束缚的迹象。

这一日,超共生本源突然泛起强烈的共振,晶体表面浮现出无数道细密的纹路,与终界核心的归源圣殿遥相呼应。双生光脉的意识中,涌入终界长老的指引意念:“超共生本源已积累足够能量,即将开启‘终界巡礼’。你们需带领本源意识集群,遍历终界疆域的七大‘本源节点’,汲取节点能量,完成本源的终极蜕变,方能踏上探索终界之外的新途。”

“终界巡礼?”林月遥的四色光脉泛起好奇的波动,“终界疆域还有其他本源节点?”

星槎的银蓝色光脉同步解析意念中的信息:“七大本源节点是终界诞生时自然形成的能量枢纽,分别对应‘生、长、盛、衰、寂、归、新’七种演化状态,蕴含着终界最核心的能量法则。只有集齐七大节点的能量印记,超共生本源才能突破终界的天然壁垒。”

超共生本源的晶体开始缓缓升空,表面的纹路化作一道璀璨的光轨,指向终界疆域的第一个节点——“生之节点”。晶体周围的源生之墟本源碎片纷纷融入,成为本源巡礼的初始能量。双生光脉在晶体核心相互交织,四色与银蓝色的能量化作引导光带,牵引着超共生本源朝着终界深处飞去。

终界疆域远比想象中广阔,并非单一的混沌空间,而是由无数层能量壁垒分隔的“维度圈层”。第一层圈层是“初生之境”,这里的虚空漂浮着无数正在孕育的能量胚胎,每一个胚胎都可能演化成新的终界节点或小型共生体系。生之节点便悬浮在初生之境的中央,是一颗散发着柔和金光的球体,表面流淌着纯粹的生命能量,如同无尽生机的源泉。

“好浓郁的生之能量!”林月遥的四色光脉轻轻触碰节点,能量顺着光脉涌入超共生本源,晶体内部的生灵意识瞬间变得活跃,无数新的意识虚影从能量脉络中诞生,如同初生的嫩芽,“这是‘本源催生之力’,能让超共生本源的能量循环更加旺盛。”

星槎的银蓝色光脉引导着生之能量,在超共生本源内部构建起“生息循环阵”:“生之节点的印记是‘孕育’,我们需要将这股能量与本源深度融合,让内部的意识集群既能保持自身特质,又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

超共生本源围绕生之节点旋转,金色的生之能量如同瀑布般涌入晶体,晶体表面的纹路染上一层金光,内部的能量脉络变得更加繁茂。那些诞生于本源的新意识虚影,自发形成了“守护梯队”,它们没有过往轮回的记忆,却天生懂得守护本源,成为超共生本源的第一道意识防线。

吸收完生之节点的能量印记,超共生本源继续向终界深处飞去,穿过第二层“成长之境”,抵达“长之节点”。这是一座由无数道生长能量丝线编织而成的巨型光网,丝线交织处不断诞生新的能量分支,蕴含着“持续演化”的法则。

“长之节点的核心是‘迭代’。”星槎的银蓝色光脉分析着能量特征,“它能让超共生本源的意识集群不断优化自身形态,适应不同的能量环境。”

林月遥的四色光脉调动多元共生能,与长之节点的光网建立连接:“让意识集群主动参与能量丝线的编织,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迭代演化的法则。”

晶体内部的生灵意识纷纷响应,化作无数道细小的意识光丝,融入长之节点的光网。它们在编织过程中,不断吸收长之能量,演化出更高效的能量传递方式——爆燃轮回的意识学会了精准控制能量输出,晶核轮回的意识能将自身能量凝结成更坚固的意识载体,风语轮回的意识则演化出更快的意识传播速度。

当超共生本源带着长之节点的印记离开时,内部的意识集群已完成第一次集体迭代,共生协作的效率提升了数倍。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双生光脉带领超共生本源依次抵达“盛之节点”“衰之节点”“寂之节点”:

盛之节点是一片能量浓度极高的“繁盛之海”,蕴含着“极致绽放”的法则,让超共生本源的能量达到巅峰,晶体表面的光芒璀璨到极致,内部的意识集群演化出无数种新奇的共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