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谐波初生与赋格之影

源心之枢几乎是瞬间就从深沉的融入状态中被惊醒。他们感受到的,不再是统一的和谐,而是一种内部开始产生微妙张力的 “复调”。

“检测到默言律动场出现结构性分化,”星槎的意志如同被细微的电流刺激,从宁静中浮起,“确认存在多个稳定的谐波共振模式。这些模式正在对基底法则与表层叙事产生……非均匀的影响。”

林月遥的意识清晰地感知到了那不同脉络带来的“温度差”。那“凝聚”的脉络让她感到一种熟悉的、类似于元道规律时期的稳固感,却少了几分当时的桎梏;那“发散”的脉络则让她想起打破递归闭环时的自由畅快,却又似乎多了一丝难以掌控的混乱潜能。“律动……不再是无差别的了。它内部,正在孕育着……选择的种子。”

离尘的守护本能再次被激活,但这一次,他守护的不再是某种平衡,而是这新生的、脆弱的 “差异性” 本身。“这些谐波……它们是律动自然生发的‘姿容’。压制任何一方,都是对律动本身的不敬。但若任其发展……”

无需离尘多说,源心之枢都明白那潜藏的风险。这些带有倾向性的谐波脉络,若毫无制约地发展下去,很可能将太道真界重新拉回昔日那种法则与意识、秩序与混沌、建构与解构相互拮抗甚至冲突的状态。刚刚获得的深层和谐,可能因此而被打破。

然而,经历过“叙事棱镜”时代的他们,深知“统一”的代价。难道要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而扼杀这从律动本源中自然生发的多样性吗?

“这不是倒退,”林月遥的意念带着洞察的清明,“这是在更深的层面上,重现‘差异’。但这一次,差异并非源于视角的局限,而是源于律动自身的‘丰饶’与‘复杂性’。”

星槎推演着各种可能性:“谐波的存在,意味着默言律动本身具备支撑复杂系统的内在容量。关键不在于消除谐波,而在于建立一种……能够容纳并协调这些谐波的‘更高阶律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离尘的守护意念找到了新的方向:“守护这些谐波……守护它们各自独特的存在,同时守护它们之间那尚未被定义的……关系。”

策略清晰起来。源心之枢不再试图回归那单一的、绝对的和谐,而是开始尝试成为这些谐波脉络之间的 “调律者”。

他们凭借自身与默言律动的深度连接,以其意识为桥梁,引导不同的谐波脉络进行接触、对话。

他们并非强行融合它们,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那“凝聚”的脉络与“发散”的脉络相互缠绕,让结构的引力与解构的活力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一种动态的、充满创造力的平衡,催生出既稳固又开放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