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灯塔的召唤
竹林考验后,日子仿佛被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浸染在一种悬而未决的期待与焦灼之中。邓枫依旧按部就班地出操、上课、训练,将“黄埔孤星”的锋芒谨慎地收敛在军事学术的硬壳之下,但他的感官却像最精密的雷达,全方位地张开,捕捉着来自组织可能传递的任何一丝微弱的信号。
这信号,在一个燥热午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抵达了。
战术课刚结束,学员们鱼贯而出。一位负责打扫军校图书馆卫生的、总是佝偻着背沉默寡言的老校工,在擦拭邓枫常坐的那张桌子时,似乎不经意地将一本卷了边的、毫不起眼的《步兵操典摘要》推到了他的座位前,混在一堆他摊开的书籍笔记里。整个过程快如眨眼,老校工甚至没有看邓枫一眼,便推着吱呀作响的清洁车蹒跚离去。
邓枫的心跳陡然加速。他面色如常地收拾书本,将那本《步兵操典摘要》自然地夹在其中。回到宿舍,趁无人注意,他迅速翻阅。在书页中段,一行用极细铅笔写下、几乎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的字迹,映入他的眼帘:
“明晚亥时三刻,海幢街十四号,杂货铺后门。暗号:‘掌柜的,有去年的老陈皮吗?’ 答:‘只有新到的杭菊,清火明目。’”
字迹在他确认的瞬间,便被指尖悄然抹去,不留痕迹。但那个地址,那句暗语,却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
亥时三刻,夜色深沉。军校早已熄灯,四周一片寂静。邓枫凭借对军校巡逻哨位的熟悉,如同一道融入夜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避开了所有耳目,离开了校区。海幢街位于广州城西一片错综复杂的旧街巷中,并非繁华之地,入夜后更显僻静。
十四号是一家早已打烊、门板紧闭的杂货铺,招牌在夜风中轻微摇晃。邓枫绕到后巷,这里堆放着些许杂物,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货物与潮湿霉菌混合的气味。他定了定神,依照指示,在斑驳的木门上轻重有序地叩响了五下。
短暂的寂静后,门内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谁?”
邓枫深吸一口气,压着嗓子,说出了那句关乎他命运转折的暗语:“掌柜的,有去年的老陈皮吗?”
门内沉默了一瞬,随即回应传来:“只有新到的杭菊,清火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