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项目攻坚遇难题 理论指引破迷津

气御寰宇 不见高峰 2065 字 1天前

清晨的实验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步高峰刚推开新风能项目组实验室的门,就感受到一股不同寻常的低压。楚风正对着全息投影上的数据图皱眉,王明烦躁地抓着头皮,赵晓雅和李静也面色凝重。

发生什么事了?步高峰放下背包,平静地问道。

楚风抬起头,眼中带着血丝:原型机的能量损耗又超标了,比预期高出23%。我们试了所有已知的优化方案,就是找不到问题所在。

步高峰走到全息投影前,仔细观察能量流动的模拟图。在空我期的感知下,那些流动的数据线仿佛活了过来,他能到能量在特定节点出现的异常湍流。

这里,他指向转换器的一个连接处,能量流在这里产生了不必要的涡旋。

王明摇头:我们检查过那个节点,所有参数都在设计范围内。

步高峰没有争辩,而是闭目凝神,将感知力提升到极致。在空我状态下,他仿佛置身于能量流动的现场,感受着每一道能量的细微变化。

不是参数问题,是结构共振。他睁开眼,语气肯定,当能量流频率达到某个临界值时,会与机械结构产生共振,导致能量损耗激增。

楚风立即调出结构振动数据:但是振动监测显示一切正常啊。

因为你们的传感器布置位置不对,步高峰在三维模型上指出几个点,共振节点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传统监测点完全错过了这些关键位置。

实验室里陷入沉默。步高峰的判断太过精准,简直像是亲眼看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

你怎么能这么确定?赵晓雅忍不住问道。

步高峰早有准备: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古祖星的手稿,其中提到能量流动与物质振动的关系。结合现代流体力学,可以推断出这些共振点的位置。

这个解释半真半假。古祖星手稿确实给了他启发,但真正的判断依据是他对气流本质的理解。

那现在怎么办?王明问道,重新设计结构吗?那至少要耽误一个月时间。

步高峰摇头:不需要大改。在共振点添加适量的阻尼材料,改变局部结构的固有频率,就能解决问题。

他拿起电子笔,在结构图上精确标出了需要改造的位置和所需的材料参数。这些数据之精确,让在场的工程专业学生都自愧不如。

就按步高峰说的做!楚风当机立断。

改造工作立即展开。步高峰没有闲着,他一边指导具体操作,一边在脑海中推演各种可能的情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动用了系统推演功能。

【推演未来1天,消耗10积分】

【推演结果:改造方案有效,能量损耗将降低至预期范围内】

看到推演结果,步高峰心中大定。积分减少到716点,但这个消耗是值得的。

改造过程中,步高峰展现出了对能量流动的惊人直觉。他能够准确判断出阻尼材料的用量和位置,甚至能感知到材料与结构之间的微妙互动。

往左半毫米...对,就是这个位置。他指导着王明安装最后一个阻尼片。

整个改造完成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大家都顾不上吃饭,立即开始了新一轮测试。

当能量转换器再次启动时,监控屏幕上的数据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能量损耗...降低了25%!赵晓雅惊呼,比预期还好!

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楚风激动地拍着步高峰的肩膀:太神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解决方案的?

步高峰微笑道:古人的智慧加上现代科学,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注意到林静正在仔细研究他标注的那些共振点,连忙补充道:这些位置的推断是基于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交叉计算,如果你们感兴趣,我可以把推导过程写出来。

一定要写!王明兴奋地说,这绝对能发一篇不错的论文!

步高峰心中苦笑。他当然可以写出推导过程,但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编造合理的研究路径。好在期末临近,他可以借口学业繁忙暂时推脱。

【道德积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