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谐波共振终破解 集思广益克难关

气御寰宇 不见高峰 1088 字 1天前

清晨的能源实验室里,步高峰和项目组成员围在全息投影前,面色凝重。新制作的原型机在测试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能量转换效率在达到某个临界点后不升反降,出现了难以解释的波动。

我们已经检查了所有部件,都没有问题。王明烦躁地抓着头皮,设计参数完全正确,但实际运行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楚风调出详细数据:看这里,当能量流强度超过每平方米3000库伦时,转换效率就开始下降。我们试了所有已知的优化方法,都无法突破这个瓶颈。

步高峰闭目凝神,暗中运转气核进入空我状态。在特殊感知下,他能够到能量在原型机内部流动时产生的微妙变化。问题不在于某个部件,而在于整体能量场的共振频率不匹配。

是谐波干扰,步高峰睁开眼,指向能量流图谱上的几个微小波动,当能量强度达到临界值时,会产生次级谐波,这些谐波与主能量流相互干扰。

赵晓雅立即进行数据分析:确实有谐波存在,但强度很弱,理论上不应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步高峰走到原型机前,将手轻轻放在外壳上。在空我状态下,他能够感知到那些仪器难以捕捉的微妙共振。谐波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它们与机械结构产生了共振放大。

这个判断超出了常规技术分析的范畴。步高峰立即意识到需要谨慎解释,他快速思考着合理的说明方式。

我在研究古祖星机械文献时看到过类似案例,步高峰斟酌着用词,古人很早就发现,能量流动与物质振动之间存在深层关联。当二者频率匹配时,会产生放大效应。

这个解释虽然听起来有些玄妙,但在场的团队成员都已经见识过步高峰那些的准确性。

那现在怎么办?李静问道,重新设计机械结构吗?

步高峰摇头:不需要大改。我们只需要在关键节点添加适量的阻尼材料,改变局部共振频率。

他立即开始设计改造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巧妙地将自己对能量流动的特殊理解,转化为符合工程规范的技术方案。每个阻尼片的位置、材质、厚度都经过精确计算,既解决了共振问题,又不会影响整体性能。

为了确保方案万无一失,步高峰动用系统进行推演。

【推演未来1天,消耗10积分】

【推演结果:改造方案有效,能量转换效率将提升至预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