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废弃的栈道

探照灯的光柱,像一把苍白的手术刀,划破了前方浓稠的黑暗,将那片残破的景象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天然栈道在这里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连接在岩壁上的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古代遗迹——一条完全由人工开凿、搭建的悬空栈道系统。

栈道的基座是利用天然岩壁上的凸起和凿出的孔洞,嵌入粗大的、已经严重腐朽的圆木作为横梁。横梁上铺设着厚厚的木板,但历经千百年的潮湿、霉菌和盐分的侵蚀,这些木板大多已经发黑、变形、碎裂,许多地方只剩下残缺的框架,露出下面令人眩晕的深渊。用来固定的铁钉和金属构件早已锈蚀殆尽,只剩下一些暗红色的锈迹斑斑的残留物。整条栈道歪歪斜斜地依附在陡峭的岩壁上,向前延伸约百米,连接着一个在岩壁上开凿出的、约十几平方米的方形石台。石台后方,则是一个黑黢黢的、人工修整过的洞口,像一只巨兽沉默的嘴巴。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木头腐烂和金属锈蚀的霉味,比之前更加刺鼻。

“我的亲娘哎……”王胖子倒吸一口冷气,看着那摇摇欲坠的栈道,腿肚子有点发软,“这……这玩意儿还能走人?一脚下去不得直接见阎王爷?”

陈风团队的成员们也停下了脚步,灯光在栈道上仔细扫过,每个人的脸色都凝重起来。这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古代工程。

“看这工艺和腐朽程度,至少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了。”赵明用扫描仪对着栈道进行结构分析,屏幕上的模型显示出内部木质的空洞和脆弱点,红色警报区域随处可见,“结构强度极低,承重能力无法保证,非常危险。”

Shirley杨则更关注其中的历史信息,她靠近岩壁,仔细观察栈道基座的凿刻痕迹和残留的木质结构:“开凿手法很古老,木料的处理方式……不像中原常见的工艺,更粗糙,但也更耐用,适应这种极端环境。这证明,确实有古代文明,而且可能是非常了解此地环境的文明,曾系统性地开发过这条地下通道。这个平台和洞口,可能是他们的一个中转站或前哨。”

胡八一的心沉了下去。古代栈道的出现,证实了这里的重要性,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危险。他看向陈风:“陈队长,这路……还能走吗?”

陈风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栈道的起点,用脚试探性地踩了踩最近的一块木板。木板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微微下陷,簌簌落下一些碎屑。“结构确实脆弱。”他沉吟道,“但是,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通往那个洞口的路径。扫描显示,绕过这里需要攀爬极其陡峭的岩壁,风险更大。”

他转身对赵明说:“评估一下,有没有加固通过的可能?”

赵明操作设备,快速计算着:“单个承重极限很低,但如果分散压力,快速通过……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精确的落点选择和绝对安静的移动,任何不必要的震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坍塌。”

“也就是说,要过,就得赌一把。”陈风总结道,目光扫过胡八一和他的队员,“而且,人越多,风险越大。”

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谁先过?怎么过?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信任和风险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