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匠心振兴计划”的成功推行,如同在匠人村辉煌的皇冠上镶嵌了一颗温润而耀眼的明珠,使其商业成就之外,更添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和锦旗,以及那些被重新点燃生活希望的老匠人们的笑脸,成为了匠人村最珍贵的财富,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公众心中无可替代的正面形象。
然而,就在匠人村上下沉浸在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感中时,一封来自更高层面的、印着航天部门徽标的绝密函件,被专人送到了铁柱的办公室。
函件内容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国家某重点深空探测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关键性材料瓶颈。用于制造探测器部分精密结构的现有特种合金,在模拟极端深空环境(超低温、强辐射、长期微重力)下的长期稳定性不达标,存在潜在风险,严重制约了项目进度。相关部门在评估了全球材料领域进展后,认为匠人村的“灵丝”系列材料所展现出的智能响应、自修复特性及卓越的环境适应性,可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函件末尾,是希望匠人村能够参与相关材料攻关的诚挚邀请,并附上了一份经过脱敏处理的简要技术需求清单。
“深空探测……材料瓶颈……”铁柱放下函件,深吸了一口气,感到肩头瞬间压上了一座无形的大山。这不再是商业合作,也不是扶贫助困,而是关乎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项目成败的硬仗!其重要性、紧迫性和技术难度,都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挑战。
他立刻召来了李哲、严教授等核心技术人员。
“大家都看看这个。”铁柱将函件和技术需求递给他们,神情凝重。
李哲快速浏览后,倒吸一口凉气:“超低温下保持韧性和尺寸稳定,强辐射环境下抗老化,长期微重力条件下抑制材料内部应力导致的微观形变……这……这要求太苛刻了!现有的‘灵丝’材料虽然性能优异,但主要是针对行星表面的环境设计的,直接应用于深空极端环境,尤其是长期辐射防护方面,差距很大!”
严教授扶了扶老花镜,眉头紧锁:“关键问题在于材料的基础分子结构。‘灵丝’依赖于生物信息素引导的蛋白自组装,这种结构在持续的高能粒子轰击下,很可能变得不稳定,甚至解体。我们需要一种……一种更本质、更稳固的‘骨架’。”
会议室里气氛一时有些沉闷。国家重任在肩,但技术鸿沟清晰可见。
“有没有可能,在‘灵丝’的基础上进行改性?”一位材料工程师试探着问。
“改性幅度太小,恐怕难以满足要求。”李哲摇头,“这几乎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原理上,设计一种全新的材料体系。”
“那就设计新的!”铁柱斩钉截铁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目光灼灼地扫过众人,“国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匠人村最大的信任!再难,我们也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这不只是为了一个项目,更是为了我们国家能够走得更远,看得更深!”
他的决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对!老板说得对!咱们什么难关没闯过?”二狗挥舞着拳头,虽然他对技术细节一知半解,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丝毫不减。
“我们可以尝试将‘灵丝’的生物启发思路,与更稳定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或者某些特殊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结构结合起来。”严教授眼中重新燃起了学术探索的光芒,“或许可以借鉴一些深海极端微生物体内发现的、能够耐受高压和特殊化学环境的物质结构……”
“星璇系统!”李哲猛地抬起头,“我们可以将深空环境参数、材料性能要求作为边界条件输入,让‘星璇’在庞大的材料基因库和物理化学规则中进行海量计算和模拟,筛选出可能具备潜力的候选分子结构和合成路径!这能大大缩短我们前期摸索的时间!”
思路一旦打开,希望便重新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