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刚才提到的供应链金融。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壁垒,让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穿透到末端的小微供应商,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这块市场,是万亿级别的。”
“第二,是数字身份认证(DID)。为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在虚拟世界里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由自己掌控的数字身份。未来无论是政务、医疗还是金融,都将以此为基础。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我们已经拿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试点项目。”
“第三,也是我们最核心的技术储备——隐私计算。如何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完成多方数据的联合计算和价值挖掘。这是大数据时代真正的圣杯。我们实验室的星尘隐私计算协议,在技术上,已经领先了国外同类产品至少半代。”
陈朗的演讲充满了激情与感染力,他的眼中闪烁着一个顶级学者对技术改变世界的美好憧憬。任何一个投资人,在听到这番宏伟蓝图时,恐怕都会忍不住热血沸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铮却在此时,突然问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陈教授,我最近在看一些关于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Web3.0的资料。”他像是闲聊一般,语气轻松,“我有一个疑问,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您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是否有可能构建一个完全绕开现有SWIFT体系的、匿名的、无国界的全球支付网络?”
陈朗正准备介绍第四个项目的动作,猛地一顿。
他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第一次变得有些锐利起来。他上下打量了叶铮一番,似乎想从他那张年轻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叶总……为什么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他的声音,不再像刚才那样热情,多了一丝警惕。
“哦,没什么。”叶铮摆了摆手,笑得人畜无害,“我们资本嘛,总是对各种能颠覆现有格局的新技术比较敏感。我只是好奇,这种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在技术上,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陈朗沉默了片刻。
随即,他脸上的警惕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棋逢对手的兴奋。
“可能性?”他轻笑一声,笑容里带着一丝自负与狂热,“叶总,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没有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了一台电脑,调出了一段复杂的、充满了数学公式和代码的演示程序。
“您看这个。”他指着屏幕,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有些拔高,“这是我们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交易协议。”
“传统的匿名交易,比如混币,只是把资金搅浑,理论上依旧有被追踪的可能。但零知识证明不同,它可以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
“简单来说,我可以向全世界证明,我向你转了一笔钱。但全世界,包括你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知道这笔钱从哪里来,具体数额是多少,最终又流向了哪里。整个交易过程,对于外界而言,就是一个绝对的黑箱。”
“它的结构是如此的完美,它的数学逻辑是如此的自洽……它就像……就像上帝亲手编写的代码!”
陈朗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他不再像一个学者,更像一个狂热的布道者,在向叶铮展示着他心目中那个最完美的、不受任何监管的、绝对自由的数字世界。
“非常……迷人。”叶铮看着他那近乎癫狂的表情,缓缓地说道。
“是吗?”陈朗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恢复了那副儒雅学者的模样,笑着说道,“让叶总见笑了。我们搞技术的,一聊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绪。这只是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不。”叶铮摇了摇头,目光直视着他,眼神深邃如海,“我倒觉得,这才是您最想做的东西。”
“陈教授,您的实验室对外公布的研究方向,大多是服务于产业和监管的企业级应用。但我发现,您真正的热情,或者说您实验室最核心的算力,似乎都倾注在了这种绝对隐私和去监管化的技术上。”
“我很好奇,如果我代表玄武资本,向您的实验室注资十个亿。您会选择将这笔钱,投入到哪个方向?”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最锋利的探针,精准地刺向了陈朗那张温文尔雅的学术面具之下,最真实的核心。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陈朗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他死死地盯着叶铮,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敌意。
他感觉到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