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我要学物理

没有繁文缛节,没有门户之见,只有对未知最炽热的探索欲。

不仅如此,这里的交流方式也远比现实……嗯,高级。

清晰的全息影像如同真实存在的物件般悬浮空中,触手可及。

书写用的白板更是直接漂浮在讨论者身边,只需心念一动,一支虚拟笔便落入掌心,任何迸发的灵感都能被瞬间记录下来。

霍德华很快也沉浸其中,加入了讨论的洪流。

只是相较于周围人的挥洒自如,他依旧显得格外规矩,动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

他抛出了困扰已久的核心问题:“如何量化人类的‘意识与‘理智?”

话题迅速被与他同层次的科学家们引向了更本质的层面:意识的起源与构成。

来自正电子世界的专家们反应热烈,各种猜想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而且都是比较成熟的猜想,每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

令人惊讶的是,参与讨论的远不止生物学家,物理学家、信息学家、甚至工程领域的专家都踊跃发言,发表一些很……外行的看法。

当霍德华详细描述诡异生物在意识层面的具体异变时,有人如同深渊一般,瞬间提炼出了关键三要素。

能量、质量、信息。

这三个词如同投入干柴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更激烈的讨论。

人们提出的猜想越来越大胆,甚至都可以被称为荒谬。

本领域的学者尚能基于现有理论框架展开推论,而来自其他领域的外行们则彻底放飞了想象力,天马行空。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猛地一拍漂浮的白板,兴奋地喊道:

“统一!”

“如果能统一能量、质量和信息,构建一个终极理论框架,那不仅解决了诡异的核心问题,甚至可能直接揭示宇宙的终极本质!”

这个极具野心的终极问题如同磁石,瞬间吸引了在场绝大多数科学家的注意力。

原本聚焦于生物意识的严肃讨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开始朝着弦理论、M理论、十一维时空模型、圈量子理论等试图描述宇宙基础结构的宏大理论领域狂飙突进。

严肃的生物学会场,转眼间变成了探讨世界本源的狂想盛宴。

在大部分人出现精神疲劳后,讨论会就结束了。霍德华以及他的研究团队还有些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