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悲观情绪不仅在高级将领中蔓延,普通士兵中也同样如此。
此刻,将士们都在议论,他们所谓的 “王朝联军”根本就是个笑话。要是之前好好待在自己的王朝,不招惹大宋,他们还能平安度过一生,犯不着为王朝的未来拼命,还不如先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现在倒好,恐怕连自己这一辈子都没法平安度过了。
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冲破宋军封锁线,回到北方家乡”,成了在场大部分君王和领兵将领最基本的愿望。他们只希望回到家乡后,不再招惹大宋,大宋也能不再找他们麻烦,双方回到以前相安无事的状态。
但只要是头脑清醒的君主都知道,这早已是奢望。大宋就像一头原本沉睡的老虎,他们不仅拔了老虎的胡须,还主动挑衅,如今却指望老虎不发怒,简直是笑话。
联军最终确定兵分三路向北挺进,分别由拉贾皇帝、弗鲁伊太子和摄政公主率领,每路各三十万大军。
三路军队约定保持一致的行军速度,齐头并进,避免因孤军深入而被宋军 “包饺子”。
他们总共花了五天时间,才将战线推进到大宋军队的阵前。 摄政公主率领的左路军,进攻的正是上一次她兵败撤退的路线。这一次,有中路军和右路军协同,共计九十万大军,她觉得无论如何也不用再怕大宋了,势必要夺回柏油公路,把遮娄其王朝境内的宋军全部撵出去。
不过,她依旧保持着上一次交战时的慎重。在与另外两路军队齐头并进的同时,她还派出大量探马,探查宋军的动向和兵力部署。
让他们稍感欣慰的是,宋军似乎没打算与他们展开一场大规模会战。
宋军的兵营大多驻扎在易守难攻的关隘之处,而在通往交通要道的平原地带,则驻扎着大宋的战象军团和重甲骑兵军团。
当联军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准备与宋军决战时,前方探马紧急来报,告诉摄政公主:前方的大宋象兵和重甲骑兵已组成一排排城墙般的队列,彻底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于是,在距离宋军战象群还有三百步远的地方,摄政公主决定派出特使,尝试与宋军谈判。
但宋军却明确告诉特使:没有任何谈判的可能。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 要么在开战前放下武器投降,要么在开战后被全部消灭,宋军绝不会留下一个俘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