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顺利的,大家都很守秩序,办事效率也挺高。” 砚秋实话实说,她确实看到衙门的人做事利落,毫不拖沓。
闪电点头道:“那你先忙,我再四处转转。” 说着,他又朝砚秋身后的管家和两个雇佣军首领微微点头示意,这才转身走向那些点头哈腰、等候迎接的衙门负责人和其他官吏。
可他刚走出几步,突然又停住了脚步,似乎想到了什么,扭头望向砚秋身后的一人 —— 正是砚秋的总管。他皱起眉头,忽然问道:“咱们之前见过面吗?”
那位总管其实一直跪在地上,只是作为郡主的管家,他平日里很少需要行下跪大礼,即便下跪也无需五体投地,只需屈膝低头便可。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刚才下跪时,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全身匍匐在地,而是双手撑在膝盖上,微微低着头。
也正因如此,闪电才能看清他的大致样貌 —— 就是这张脸让他觉得熟悉。刚才他就觉得砚秋似曾相识,如今连她身边的人也有熟悉感,这让他更加疑惑。所以他转身回来,仔细端详着总管,开口询问。
其实闪电确实见过这位总管。前不久,总管为了将砚秋的庞大嫁妆顺利运回城,确保车队完整通过城门,特地向守城官禀报此事,请求允许车马连续通过,还愿意支付每人十两银子的等待费,同时也给了守城官员和士兵一笔钱。
可守城官表示,这件事事关重大 —— 毕竟京城城门若长时间不关闭,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况且大宋当时正与王朝联军交战。
虽然王朝联军已在寻求谈判,将军队撤离到了京城三十里之外,大宋的探马也在这一带布下了严密眼线,只要王朝联军有任何动静,都能第一时间禀报守城官,及时关闭城门,但风险依旧存在。
因此守城官不敢擅自做主,便带着总管去找了闪电 —— 作为京城最高指挥官,此事必须由他点头才行。
也正是那次,这位总管曾向闪电禀报过情况,两人见过一面。当时闪电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欣然同意了 —— 反正以当时的局势,就算城门敞开,王朝联军也未必敢发动进攻。
他们一心只想通过谈判保住之前的利益,绝不敢再挑起事端,那无疑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