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06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只有26亿,还没有十几年后一部电影的票房高。
这还是比2005年增长了30%的情况下取得的。
这么说吧,06年票房冠军影片不到三个亿,票房过亿都属于成功的电影了。
而这26个亿的电影票房中还有40%是进口的外国片斩获的票房。
国内的这26个亿票房约等于漂亮国电影票房的4%。
不过全国银幕数从2002年的约1,800块增至去年年的3,000余块,不过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票房年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30%,显示市场潜力巨大。
而电影业之所以这么凋零,可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
收入过度依赖票房,衍生品、版权销售等收入渠道几乎空白。
盗版猖獗,严重冲击正版市场,尤其是DVD盗版问题突出。
影院主要集中在一二线等大城市,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观影设施匮乏,市场覆盖率低。
从三联院线现如今仅仅布局二线城市就可以看出来了。
但是这也不能怪院线本身,毕竟三4线城市根本就没有观看电影受众群体,谁也不想越亏越多啊。
在一个就是部分商业大片虽票房成功,但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批评。
总之2006年的国内电影业处于转型复苏期,整体趋势向好,但基础仍较薄弱。
政策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国产大片带动了观众回流影院,票房增速显着。
然而,产业规模有限、结构单一、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阶段为后续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基础,可视为国内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过渡期。
不过王梦珂把重心放到了饿了吧上并不是因为对于电影业现状规模小不满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饿了吧发展太快了。
手机可以外卖点单之后,饿了吧正式跳出大学城的单一市场,进军城市商业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市场。
特别是商业办公区的订单数量快速增长,因为外卖确实方便了很多上班一族。
所以这个时候公司管理人员跟不上,导致总部的高管们到处跑,连潘颖也不例外。
可以说潘颖有点应付不来了,所以王梦珂才决定把重心放回饿了吧上。
姬冰冰现在还在开启她的全国演唱会,但是开年以来,互联网上谁的人气最高,如果姬冰冰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