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两个折子

开封朝堂中枢同时收到了两份弹劾,都是苏州过来的。

一份来自朱勔,供奉局朱勔弹劾盐州知州杨元奇嚣张跋扈,借南下身亲一路游山玩水,插手地方事务,懈怠本身工作,实在有违职官本份。

一份来自杨元奇,他以途中见闻,弹劾朱勔提举供奉局插手地方事务,借花石纲名义横征暴敛,导致江南民生艰难,生活情况恶化。

两份弹劾都非常默契的没有提王朝云墓地这件事,这才是两个人冲突的起因。不过这种事说不上嘴,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大家不都是这么玩?!

……

皇宫。

赵佶召来梁师成,供奉局事关内府,至于杨元奇,想来他也很熟悉。这两份奏折都是从苏州送来时间相差无几,相互弹劾,一看就知道两个人对上了。

梁师成暗骂这么点小事扯到官家面前,他不认为两个人是讨论治政,他们就是在为那块墓地的归属。

赵佶这次说话就非常有指向性:“一个武夫告假去趟江南,怎么还懂治政?!妄自菲薄,胡言乱语!”杨元奇在赵佶眼中就是武夫,他要干点飞鹰放狗欺男霸女的事,赵佶看着还顺眼一点,将门嘛,干点将门的事就好。赵佶自认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是归类为士子这种的,想到杨元奇在前方军功升官的又算到上半个“才子”,怎么都有点内心不畅快。

梁师成说:“朱勔朱大人热心公事,不管不顾,多少会得罪些人。”朱勔在江南所为那是讨官家欢心,也是在给他添砖加瓦。花石纲在开封这些贵人心中,那是妥妥的一项良政,受益的是官家和他们这些身边人。要不是他和杨元奇有点私交,这次得狠狠的拔他一层皮,不过敲打是免不了。花石纲的事也是你杨元奇能置喙的!

赵佶对梁师成这个评价非常认可,江南供奉局在花石纲一事上最为上心,朱勔这件差事办得实在,所谓平民百姓受了侵扰,肯定会有一些,但杨元奇说得民不聊生这就夸大其词,江南赋税可不见少,说明什么?那里发展好啊,有钱!再说你老杨家不也和一些将门在那里经营海贸,会少得了坑蒙拐骗鱼肉乡民?这个理解都不能说赵佶有错,海贸这个利益集团同样是朝堂想压制的集团。这点当年旧党做的更好,至于新党?一大堆福建官员盘踞,他们就是既得利益者。

赵佶问:“老杨家不是有个叫杨元幸的在杭州。怎么?吃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