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一副‘贴心人’作态的襄王叔,朱祁钰只觉得讽刺万分。
这人一向明哲保身,对自己与太后的争斗绝不掺和,平日里更是两不相帮,任由他们拉拢而毫不动摇,如今却......
虽然心里有想法,但朱祁钰面上,还是一脸感动的说道:“那就多谢襄王叔了,有您,是我朱家的福气,太祖太宗若是知此,也会含笑九泉的。”
听到这话,朱瞻墡心里不由警铃大作,好端端的,你怎么也提太宗?朱滢安不会又被附体吧?(瑟瑟发抖)
感受着他望过来的视线,朱滢安背对朱祁钰,摆出‘朱棣附体’的姿态,无声警告道:“好孙子,咱在暗中看着你呢。”
朱瞻墡:!!!
“皇上、皇上过奖,臣作为朱家儿郎 ,能为您效劳,那是应当应分的。”
(呜呜呜,太宗陛下,宗室子弟一大把,你为什么不能找他们?实在不行,你直接把朱祁镇和孙太后带走,我是清白无辜的啊)
时间就这么悠悠的往前走,转眼就到了景泰四年年底,大明也即将迈入景泰五年,这段时间以来,乾清宫和慈宁宫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暗中的交锋,就没停止过。
想到这,前来赴宴的群臣心里就万分苦涩,这年宴,他们能好好过吗?大明老朱家的热闹,他们......
看着面露愁容的人,文渊阁大学士陈循摇了摇头,沉声道:“于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躲是躲不过去的,你看开些吧。”
“朝政不稳,百姓如何能安?”
听到这话,于谦望着不远处的烛火,仿佛看见了‘万家灯明’的场景,沉默片刻以后,才轻声道:“我只是心疼天下黎明,他们要的,只是平淡安稳的生活,这皇权更迭,容易尸横遍野啊。”
臣循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言语,他们是人,而不是神,其实想和平解决的办法其实也有,那就是——太祖太宗,亦或者仁宗宣宗复生,不然太上皇与皇上的矛盾,无解。
两人身后的石亨见此,不由撇了撇嘴,装什么大公无私,忧国忧民?哼,他就不信于谦没点死心,早晚有一日,他要爬到于谦头上,撕开他的假面具。
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呵呵,不就是忧国忧民嘛,他们也会装。(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