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
私塾先生祝修德看着那个名叫张灯官的小孩,张家多次请求自己帮孩子取个大名,而自己想的正是“宗昌”二字,意为昌盛张氏家族。
“这世上没有这么巧的事吧?”祝修德喃喃自语,略一思索,决定考一下张灯官。
“灯官……”
张灯官连忙起身,躬身行礼,“先生。”
“做首诗,以泰山为题。”
“啊?”
我才八岁,我又不是三岁识字,五岁识文,六岁就能吟诗作对的神童。
但家贫,父母供自己读书不容易,若是惹怒了先生,被撵了出去,为之奈何?
于是,张灯官绞尽脑汁思索。
祝修德也没有催促,让一个八岁孩子作诗,确实有些为难人。
若是做不出,也属正常。
“咳咳……”祝先生清了清嗓子,暗示张灯官写不出来,就直接说,自己也不会怪他。
但张灯官听见先生清嗓子,突然想起说书先生说书之前,也会清一清嗓子。
哎,对啊,我可以写打油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