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支撑半年

孙健接过信,看完后眉头紧锁:“荥阳离阳安城千里之遥,我们刚刚经历大战,兵力不足,根本无法支援。”

扶苏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刘邦毕竟是反秦的主力,如果他败了,项羽很可能会转头攻打我们。”

孙健沉思片刻:“派一队使者去荥阳,告诉刘邦,我们暂时无法派兵,但可以送一批粮草过去。另外,让龙先生加强与周边城池的联系,结成同盟,以防不测。”

扶苏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

看着扶苏离去的背影,孙健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阳安城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天下未定,战火迟早还会蔓延到这里。但他不怕,因为他身边有英勇的将士,有团结的百姓,有像扶苏这样有担当的年轻人。

夕阳西下,孙健走下城楼,看到广场上一群孩子正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在夕阳的余晖中,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孩子们的笑声清脆响亮,回荡在阳安城的上空,驱散了战争的阴霾。

孙健笑了笑,朝着家的方向走去。他知道,只要守住这份笑声,守住阳安城的百姓,一切就都值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安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两旁的店铺重新开张,有卖粮食的、卖布匹的、卖兵器的,还有几家小酒馆,里面时常传出士兵和百姓的欢笑声。城门口的关卡也重新设立,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给阳安城带来了新的活力。

孙健按照之前的计划,派人与周边的几座城池取得了联系。这些城池大多在战争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也渴望和平与稳定,很快便与阳安城结成了同盟,约定互通有无,互相支援。

扶苏则把精力放在了发展生产上。他下令开垦城外的荒地,发放种子和农具,鼓励百姓耕种。还在城中设立了工坊,让工匠们制作农具、兵器和生活用品,不仅满足了阳安城的需求,还能卖给其他城池,换取粮食和钱财。

龙先生则负责情报工作,他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天下的局势。他每天都会把最新的消息整理出来,交给孙健和扶苏。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打得不可开交,双方伤亡都很大。”龙先生指着地图,对孙健和扶苏说道,“项羽的兵力更强,但刘邦有韩信相助,一时之间难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