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借口

“孙大人怎么有空来看我这个阶下囚?”韩信自嘲道。

孙健开门见山:“侯爷,阳安城因收留楚兵残部,遭朝廷打压,百姓危在旦夕。侯爷曾与扶苏公子有一面之缘,求侯爷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向陛下进言,放过阳安城。”

韩信沉默良久,苦笑道:“我自身难保,又能帮你什么?刘邦对我猜忌日深,我说的话,他岂能听得进去?”

“侯爷只需在陛下面前提一句,阳安城百姓无辜,”孙健道,“剩下的,臣自有办法。”

韩信看着孙健,忽然笑道:“好!我就帮你这一次。就算不能改变什么,能让刘邦不痛快,也值了。”

次日,韩信借刘邦召见之机,看似无意地提起:“陛下,阳安城地处中原要冲,若逼反百姓,恐生大乱。孙健治理阳安多年,深得民心,不如让他回去继续治理,以安地方。”

刘邦闻言,心中一动。他本就担心阳安城生乱,只是咽不下那口气。韩信的话,正好给了他一个台阶。

“你说得有道理,”刘邦故作沉吟,“那就让孙健回阳安城,仍任城主,阳安城暂不并入颍川郡。

但需将那些楚兵残部遣散,不得再私留。”

韩信颔首:“陛下圣明。”

消息传回阳安城时,百姓们欢呼雀跃,扶苏也松了口气,连忙派人快马通报孙健。

孙健接到消息,即刻从长安启程返回阳安。一路疾行,踏入阳安城门的那一刻,看到熟悉的城墙和迎接他的百姓,他眼眶一热,翻身下马,对着众人深深一揖:“我回来了。”

“孙大人回来了!”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百姓激动得落泪。

回到府衙,孙健第一件事便是处理郡尉抓捕楚兵的事。他并未严惩郡尉,只是将其召回,换上了自己信任的人,又向刘邦上书,言明楚兵已编入屯田,自食其力,并未作乱,恳请朝廷允许他们留在阳安。刘邦虽心有不满,但鉴于阳安城的稳定,最终还是默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