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阳安城派使者求见。”
周勃一愣,随即冷笑道:“让他进来。”
使者是龙先生,他拄着拐杖,缓步走入帐中,对着周勃拱手:“绛侯大人,老夫此来,是为阳安百姓求一条生路。”
“生路?”周勃冷笑,“孙健擒我部将,毁我粮草,还敢谈生路?”
“大人息怒。”龙先生不急不缓地说,“李信贪墨军粮,苛待士卒,阳安城替朝廷清理门户,何错之有?至于粮草,阳安城愿双倍奉还,只求大人退兵,让百姓安度秋收。”
周勃眯起眼睛:“你以为我会信?”
“大人可以不信,但可以看看这个。”龙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阳安城近五年的赋税记录,年年超额缴纳。若大人执意攻城,城破之日,百姓流离,赋税断绝,对朝廷有何益处?”
周勃接过竹简,翻看几页,脸色渐渐凝重。他知道龙先生说的是实话——阳安城的富庶,早已是周边郡县皆知的事。若真毁了这里,他难辞其咎。
“更何况,”龙先生话锋一转,“大人真以为,吕后派您来,是为了朝廷?她是想借阳安城的刀,削您的兵权啊。您想想,您若在此损兵折将,回京后会是什么下场?”
这句话戳中了周勃的痛处。他与吕后本就不和,此次出征,名为平叛,实为制衡。若真打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帐内陷入沉默,将领们面面相觑,显然也被龙先生的话打动。
良久,周勃缓缓道:“若我退兵,孙健能保证什么?”
“保证阳安城永不叛汉,保证赋税如常,保证……”龙先生顿了顿,“不再以‘秦’相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