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战斗!鬼子来了!”远处的观察哨大声预警。
休息的士兵们迅速进入阵地。
虽然工事残破,但总比没有强。
李长顺负责一挺好不容易修复的重机枪,虽然枪架不稳,但至少能射击。
日军显然也发现了国防工事,进攻队形变得谨慎起来。
首先到来的是炮火准备,炮弹准确地落在工事周围,震得掩体瑟瑟发抖。
“防炮!全体防炮!”
炮击过后,日军步兵开始进攻。
令守军稍感安慰的是,这些没有维护的工事,虽然有一点偷工减料,但底子还在。
日军的炮击,只能在这些永备工事上面留下些许痕迹。
子弹打在混凝土上也只能留下白点。
“打!”临时指挥这支残兵游勇的中校团长,一声令下,守军所有火器一齐开火。
李长顺操纵着重机枪,虽然枪架不稳导致射击精度很差,但仍然成功压制住了日军的一个进攻小组。
其他士兵也依托工事残骸顽强抵抗,竟然奇迹般地打退了日军第一次进攻。
但好景不长。
日军很快调来平射炮,准确轰击工事的射击孔。
一个又一个掩体被精确摧毁,守军伤亡急剧增加。
更糟糕的是,士兵们发现工事之间缺乏联络通道,各个火力点只能各自为战。
日军很快发现了这个弱点,开始逐个击破。
李长顺所在的掩体也被炮弹击中,重机枪被炸毁,两个助手当场阵亡。
他拖着受伤的胳膊爬出废墟,看到整个防线已经千疮百孔。
“弟兄们!就算工事是假的,我们的子弹是真的!就算掩体是纸糊的,我们的血肉之躯不是!”有人大声鼓舞士气。
士兵们用身体扛住步枪,用铁锹继续挖掘工事。
没有掩体就依托弹坑,没有机枪就用集束手榴弹。
在这片虚假的国防工事上,真实的血战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