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外围,已经攻入城内的华中派遣军各部,也陆续收到了友军“兵临城下”的消息。
起初是疑惑,继而是不安。
一些师团长,如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等人,急忙向松井石根询问情况,但得到的只是含糊的安抚和严令坚守阵地的指示。
一种“背后受敌”的恐慌情绪开始在部分日军官兵中蔓延,他们刚刚经历过残酷的攻城战,身心俱疲,实在无法理解为何“自己人”会突然以战斗姿态出现在后方。
而在这场沉默行军的背后,真正的导演,天津的周正青,则通过几条绝密的单线联络渠道,静静地掌控着大局。
他并不需要直接下达具体指令,他早已通过利益捆绑,派系运作和关键时刻的推力,为这几支师团设定了行动的“惯性”。
他知道,只要他们朝着南京前进,就是对松井石根最强大的压力。
他像一位高明的棋手,看着棋盘上的棋子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等待着对手陷入绝境。
四股铁流,在江南冬日的原野上沉默地奔腾着。
车轮滚滚,脚步隆隆,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前奏,却比任何一场攻坚战都更令日军高层心惊胆战。
沉默之下,是汹涌的暗流和即将爆发的,决定权力归属的碰撞。
南京城,在经历了外部的炮火洗礼后,又将面临一场来自内部的、更加诡谲莫测的风暴冲击。
。。。。。。。。。
就在松井命率领的四大师团沿着沪宁线向南京急行军的同时,华夏东海的海面上,另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破开冬日的灰蒙蒙的雾气,悄然改变航向。
这支由多艘运输舰和护航舰艇组成的船队,原本的任务是运送本土增援的第7师团和第8师团前往上海港,以加强华中方面军的占领力量。
然而,在航行至舟山群岛以东海域时,舰队旗舰“名取”号轻巡洋舰的无线电室收到了一封绝密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