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战机虽好,然力有未逮

“通知副处长郑介民,还有唐纵,余乐醒,半小时后密室开会。”戴笠停下脚步,对守在门外的亲信副官低沉下令。

他决定先在自己核心圈内进行研判。

这几位二处核心负责人,郑介民背景深厚,与何应钦关系密切。

唐纵心思缜密,擅长文书机要,背后也有深厚靠山。

余乐醒则负责特工训练,实战经验丰富。

召集他们,既是借助其才智,也未尝没有一旦决策失误,分担责任的考量。

半小时后,书房内侧的密室内,烟雾缭绕。

厚重的绒布窗帘隔绝了外界光线,只有一盏绿罩台灯在红木桌面上投下昏黄的光圈。

戴笠将电文内容隐去了“烛影”的具体信息和天津来源,只简略告知与会三人,南京潜伏的“高级内线”传来紧急情报,称日军内讧,建议我军反攻,并可提供情报支持。

“诸位,情况便是如此,畅所欲言,利弊何在?”戴笠坐回主位,目光扫过三位得力干将。

郑介民首先开口,语气谨慎:“处座,此事。。。关系太大。

我军新败,精锐折损严重,桂系部队退至安庆,中央军各部正在整补,仓促间能否组织起有效的攻击兵力?

此其一,其二,日军内讧,情报是否确凿?程度如何?是局部摩擦还是你死我活?

若是敌人诱敌深入之计,我军贸然反击,岂非自投罗网?”顿了顿,郑介民继续补充道:“况且,即便情报为真,我军反击成功,重新夺回南京,以目前局势,能否守得住?

若日军缓过神来,调集重兵反扑,南京恐再成血肉磨盘。

届时,国际观瞻且不论,国内民心士气恐再受重挫。”

训练负责人余乐醒深吸一口烟,沉吟道:“郑副处长所虑,不无道理。

不过,若日军内讧属实,且规模巨大,确是我军难得的战机。

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日军骄横,绝料不到我军刚经历大败,竟敢主动反攻。

若筹划得当,以精干部队实施奇袭,即便不能长期固守,能予敌重创,收复首都一时,其政治意义和对我军民士气的鼓舞,将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