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怀敏猛地一拍脑门:“怪不得王沿要我在镇戎军城下背城而战,原来这镇戎军是建在宋夏边境线上的,我还以为它离边境还很远呢!”
说到底,葛怀敏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地。大战将近,作为大军主帅竟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儿,你说这人到底是个草包还是个脑子里就是一堆草?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葛怀敏自己率领一部分人马屯驻在镇戎军附近的养马城,宋军的其他将士则分散于镇戎军城的四周,他们白天在外面枕戈待敌,晚上则集体回城里睡觉。
三天过后,葛怀敏命令各处的宋军再次向他靠拢。他对陆续走入他帅帐的各路宋军将领说道:“最新消息,李元昊已经越过了边境,明天我们就将和他交战,各位觉得这仗应该怎么打?”
赵珣说道:“李元昊长途行军必然希望我们能够尽快与他接战,我们应该派出一支军队绕到他的背后去截断他的归路,然后我军主力回到镇戎军据城而守,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进行给养补充。等到李元昊筋疲力尽之时,我们再出动大军进行掩杀。李元昊并不知道我们这次有这么多的兵力,我们先示弱于敌,到时候定然可以确保大胜。反之,如果现在就靠上去跟李元昊进行决战,这样硬拼的话,最后失败的一定是我们。”
一听这话,葛怀敏大怒:本帅手握如此雄厚的兵力竟然要据城而守,竟然要打防守反击,这事要是传出去岂不是会被全天下人笑话?这样哪能证明我的能力和本事?我要的就是正大光明的决战,要让李元昊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葛怀敏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一将无能,祸及三军,葛怀敏这个想法一出,宋军的悲剧也就此铸成。
更离奇的是,葛怀敏竟然决定不背城列阵,而是要率军主动冲上去在平原旷野之中把李元昊给痛扁一顿。这也还不是最离奇的,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把大军分为了四路去主动迎击李元昊。他命令刘湛和向进从西水口出发,命令赵珣率军从莲华堡出发,命令李知和与曹英从刘璠堡出发,而他自己则率领大军主力从定西堡出发,目标就是更往北的定川寨。
葛怀敏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自有战争以来,决策者们只有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会采用分路而进的进兵策略,也就是所谓的撒网捕鱼,可现在的情况是李元昊的兵力比你葛怀敏还多,你这分兵而进是因为你觉得李元昊的嘴太小吗?所以你要把肉切成小块再送到他的嘴里吗?当然不是!葛怀敏这样做其实是为了防止李元昊与他失之交臂从而导致他错失一个将会让他名扬千古的机会。
葛怀敏将他与李元昊决战的地点选择在了定川寨,但他担心宋军如果整军扑向定川寨会跟李元昊擦肩而过,可分成四路大军就不一样了,这样就能保证李元昊绝不会逃出他的手掌心。四路宋军中只要有一路跟李元昊遇上了,那么其他三路的宋军就会即刻赶来赴援,到那时候便是他扬名立万的时候。如果都没遇上也没关系,那样就证明李元昊的大军还没有越过定川寨一线,那正好可以让宋军在定川寨以逸待劳。遗憾的是,葛怀敏的这些美妙的设想一个也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