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骨架惊现疑凶狂,真相反转推新章

实验室的温度似乎又降了两度。

林天手中的保温杯发出冰块碰撞的轻响,老局长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点在突然弹出的财务流水上:“周石锐工作室过去七年采购的青铜材料,比实际作品用量多出三吨。”

“因为真正消耗的不是金属。”苏铭将某具骨架的耻骨扫描图放大四十倍,激光雕刻的捐赠编号在紫外线下泛着幽蓝,“他在交易合同里承诺的‘青铜雕塑’,实际上是把遗体处理后混入骨瓷原料,再浇铸成金属外壳——这样既合法获得人体标本,又能用雕塑外壳应付家属。”

徐长胜突然抓起物证袋里的雕塑碎片,金属断面在勘察灯下露出蜂窝状结构:“所以这些空心的雕塑,内部藏着真正的...”他的喉结剧烈滚动,防化服面罩蒙上一层白雾。

投影突然切换成时间轴模式,苏铭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看骨架摆放的螺旋阵列,每具的死亡时间间隔恰好是雕塑展的周期。”三维模型突然被染成渐变色,从最深沉的墨蓝过渡到刺目的猩红,“从2007年的矿难遇难者,到三个月前失踪的独居老人,时间跨度正好对应周石锐每个创作阶段的瓶颈期。”

林天的手杖突然重重敲在地面,震得检测台上的试管微微颤动:“五年前的5.13碎尸案,他为什么突然收手?”

“因为那次突破了他预设的艺术完整性。”苏铭调出碎尸案现场照片与骨架的分子结构对比图,“被害者遗体被破坏性处理,导致无法进行骨骼美学重构。”他的指尖划过某个闪烁的DNA链状图,“从次年起,他的银行账户开始出现境外大额汇款,而骨瓷粉里的可卡因残留浓度提升了400%。”

徐长胜突然扯开防化服领口,露出锁骨处狰狞的旧伤疤:“所以这杂碎为了维持创作灵感,开始接触...”

“不是接触,是掌控。”苏铭突然将某份加密档案投射到防爆玻璃,红色警告框里的蛇形图腾正在缓缓扭动,“南美‘银环蛇’贩毒集团去年研发的新型致幻剂,主要成分与这些骨架表层提取物完全一致。”他敲击键盘调出出入境记录,“而周石锐在四年前——恰好是他停止公开露面的时间点——以学术交流名义前往哥伦比亚三个月。”

实验室的排风系统突然加大功率,将某种甜腻的腥气卷入过滤装置。

林天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突然弹出的国际通缉令,照片上蓄着络腮胡的华裔男子正在抚摸一尊青铜像,而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显示其骨相与周石锐有92%的相似度。

“要证实这些推断,关键在这里。”苏铭突然用激光笔指向编号13的骨架颅顶,放大百倍的骨缝里隐约可见微型刻痕,“周石锐获金奖的《哭泣的赫卡忒》底座,用古希腊语刻着创作日期——而他习惯在每件作品里藏签名。”

技术科主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三维投影中的骨架开始自动拼接。

当第七节颈椎与第三胸椎咬合时,某种纳米级的凹凸纹路在紫外线照射下显现,逐渐组合成“ZSR - 0817”的字样。

“2017年8月。”徐长胜的瞳孔猛地收缩,“这是他获得新锐艺术家奖的日子。”

苏铭抓起物证科刚送来的X光片,对着灯光快速翻动:“看这些修补痕迹的分布规律,像不像抽象化的钟表齿轮?”他突然将二十七具骨架的CT扫描图叠合成环形,缺失的骶骨位置正好指向西北方,“如果以工作室为圆心,这个方向四年前新落成的艺术区里——”

林天突然抓起内线电话,茶渍顺着颤抖的手腕滴在加密文件上:“档案室!调取现代艺术博物馆外籍顾问的全部资料!”老局长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金属,“重点查2019年后获得海外身份的华裔雕塑家。”

投影屏幕突然被血色警告框占据,苏铭的呼吸在面罩上凝成霜花。

他快速滑动突然解锁的云端文件,某个加密相册里的颁奖照片正在自动锐化——领奖台上的男人戴着银丝眼镜,获奖作品《蜕变的普罗米修斯》底座刻着希腊字母“Σ”。

“骨密度检测显示他做过四次整形手术。”苏铭将照片与周石锐旧照进行骨相分析,虚拟红线在颧骨和下颌角处重叠,“最近一次应该是三年前在苏黎世,那里有全球最好的骨骼重塑医院。”

徐长胜突然将警用平板摔在解剖台上,钢化玻璃表面炸开蛛网状裂痕:“这个王八蛋的新身份,是不是叫陈鹤立?”他划开的国际艺术展邀请函上,烫金字体印着“特邀华人雕塑家陈鹤立”,而作品介绍栏赫然写着“擅长将东方殡葬文化与现代金属艺术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防爆门外突然传来物证科技术员的惊呼。

某个浸泡在培养皿中的骨片突然渗出黑色粘液,在实验台上腐蚀出环状纹路。

苏铭抓起光谱分析仪的手微微发颤——那些正在挥发的化合物分子式,与警局证物室失窃的缉毒案样本完全一致。

“通知国际刑警组织。”林天突然扯下肩章扔在控制台,金属撞击声惊醒了休眠状态的人工智能系统,“重点查陈鹤立在波哥大艺术中心的个展记录,还有...”他的声音突然被警报声淹没,中央屏幕弹出鲜红的边境警报——三小时前有私人飞机从巴拿马起飞,乘客名单里有个戴着青铜戒指的华裔男子。

苏铭的指尖无意识敲打着莫尔斯电码,将二十七具骨架的DNA图谱导入模拟系统。

当虚拟的耻骨联合面开始自动修复时,他突然按住耳麦:“林局,申请调用公安部的人体标本捐赠数据库!”他的瞳孔倒映着突然弹出的生物识别匹配报告,“这些骨架里有六具的基因信息,与周石锐十年前匿名发表的《骨骼美学》论文中的采样数据吻合度99.7%。”

实验室的紫外线灯管突然集体闪烁,在防爆玻璃上投下诡谲的阴影。

林天的手杖尖端缓缓划过电子地图上的某个坐标,老局长脖颈处的青筋突突直跳——那里是明天即将开幕的国际雕塑双年展场馆,而参展艺术家名单首位正闪烁着“陈鹤立”的英文花体字。

当徐长胜抓起车钥匙冲向停车场时,苏铭正将最后一组数据输入模拟系统。

全息投影中的二十七具骨架突然扭曲变形,在算法加持下逐渐融合成模糊的人形轮廓。

林天布满老年斑的手掌突然悬停在警报按钮上方——那轮廓的肩宽与头身比,竟与他三年前亲手签署的某份加密档案里的侧写报告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