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关?”
“第二关叫面试,过了第一关笔试的人,才有资格进入面试,这个就根据所需职位的特性来面试了,由主考官提问,考生面对考官直接说。”
“元首大人,这样的话,是不是太简单了,不像以前,还要经过重重困难,从县到郡,再到全国。”有人提问道。
“这样效率更高,而且也不是那么简单,至少得读过初中,才能参加这个考试,没有初中毕业证,也不能参加,如果读到了大学,那很多朝廷职位会优先考虑大学,初中的职位就比较偏,比较远了。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什么时候入学,你们自己决定,当然是越快越好,十岁以上,小学就不收了,十六岁以上初中不收,高中还有三年,自己算多少岁不收了。
这一层层也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录取进入学校的,都不容易。”
倒是他们没听出来多难,还能难过科举?
具体多偏,多远他没说,说一个去新疆西藏的职位,有几个人愿意来考?
年龄也限制了,至于书读不读,他没有列入法律,如果读的人多,他暂时不弄,如果提不起来,再入法律。
这些倒是没人反对,大学和初中都能考一样的职位,让读了大学的人情何以堪,当然,大学也更容易考上,因为大学的资源倾向更多。
以后还会细分,什么样的大学,考什么样的职位,以后人人都有实力读书后,那没读到大学的,都没资格去考公务员了。
这就是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基本照搬了,效率又高,又先进,干嘛不用。
而且这玩意儿,他们现在看起来不难,等真正的读书人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那就是非常难了。
想想现代一群人公务员考试,为了那么一两个职位,几百个人,甚至上千个人争得头破血流,进入面试都算一百个人中的佼佼者了。
朝廷的公务员职位就那么多,符合条件的都能报,报了交了考试费,就能考,总不可能每个人安排个职位啊。
当官,永远都是中国人的第一执念一样,那公务员考试,用现代相当流行的一句话叫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赵琛自己想了想,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就参加过这个东西了,选了个老家的职位,招俩人,五百个人报考。
他去了,花了两百块报名费,就只为国家做了两百块的贡献。
至于什么面试,他连面试官长啥样都不知道,最后还是算了,混了个大学毕业证。
“那元首大人,我们现在都还是在准备科举,对我们这一批的人太不公平了吧。”有一士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