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以为他还是当年那个能横槊赋诗的雍王?你难道没有发现,这五年来,他深居简出,连大朝会的次数都一减再减?
如今的天下,五相已去其三,宿将凋零殆尽……他老了,心也累了。一头疲惫的猛虎,即便余威尚在,爪牙也已不再锋利!”
他走到杨嚣面前,双手按住儿子的肩膀,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们这不是造反,只是顺天应人,为大汉拥立一位真正的贤明君主!太子刘祺,性情酷肖其父,刚愎自用,沉迷于工匠之术,与科学院那帮墨家余孽厮混,毫无天子气象!
若他登基,我等世家数百年积累的礼乐文章、道德传承,都将沦为他口中无用的空谈!届时,我弘农杨氏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太子背后,有赵国公、蜀国公的后人,有新兴的军功权贵,有整个关中、益州集团的支持……”
“一群沐猴而冠的武夫罢了!”
杨修眼中迸射出一抹寒光!
“昔年孝武皇帝雄才大略,晚年之时,不也因一场巫蛊之祸,亲手逼死了戾太子与卫皇后?我们这位陛下,为何就不能?
如今拥护太子的那些元从旧臣死的死、老的老,益州一脉在朝中也已不成气候,这正是上苍赐予我杨氏,改换门庭,不,改朝换代的天赐良机!”
“那……那为何是三殿下?”
杨嚣终于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
“二殿下刘砀,乃马氏商贾之子,出身低微,况自幼与太子交好,二人关系莫逆,如今又已就藩靖江。
此人胸无大志,贪恋钱财,听说最近还在向陛下上书,要搞什么‘海外特许贸易’,简直是荒唐透顶,不成体统!”
杨修的语气里满是鄙夷。
“而三殿下则不同!”
他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期许与欣赏。
“三殿下的母亲是淑妃蔡琰,蔡中郎之女,书香门第,血脉高贵!自幼饱读诗书,四书五经无一不精,于儒学一道颇有见地,且仁孝之名远播朝野。
这,才是一代仁君应有的模样!相较于那个只知摆弄齿轮器械,与工匠为伍的太子,强了何止百倍!”
“可是父亲,仅凭我们一家之力,怕是螳臂当车……”
杨嚣的话还未说完,门外响起管家恭敬的声音。
“启禀家主,清河崔公已至府外,说是趁着科举的机会,带着几位新进的弟子门生前来拜会,求您品评一番他们的课业。”
“哈哈哈哈!你瞧!”
杨修猛地抚掌大笑,脸上是运筹帷幄的自得,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为父的帮手,这不是来了吗?”
……
片刻之后,杨府内宅的一间密室之内。
杨修亲自为一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中年文士斟满茶杯,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清河崔氏崔琰的从弟,崔林。
这崔林原本与崔琰分别下注,在刘瑁灭掉司马懿后,崔林便投了刘瑁,在崔琰的帮助下,很快就入朝为官了。
但谁能想到,此人居然还想下注,而这一次,他想赌三殿下刘睢……
“德祖兄,”
崔林抿了一口茶,目光沉静如水。
“你我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次之事,关乎我等百年世族的生死存亡,切不可有半分疏漏。”
“德儒放心,”
杨修将茶杯放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神情已从方才的癫狂转为极度的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