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思绪一转,想起一个胖胖的身影:“凤州刺史安兴仁,调他来朝中任职。”
众人皆是惊讶,大王竟委任一个粟特人掌管国库、粮仓。
不过,想到朝中尚有羌人刺史,突厥将军,此事倒也不足为奇。
窦仪忽然拱手:“大王,五经正本推广诸道,士子们翘首以盼,等着您开科举,鲤鱼跃龙门。”
高楷笑道:“险些忘了此事。”
“今岁春闱来不及,便让诸州、县先举办秋闱。”
“待来年,八方举子齐聚长安,再办省试。”
“遵令!”窦仪自无异议。
……
二月二,龙抬头。
自从高楷下令,允许诸州刺史上疏以来,各地奏书便如同雪花一般飞来。
这些奏书里,所说之事五花八门,有歌功颂德、敬献祥瑞,也有建言献策、针砭时弊,更有奇闻轶事,天灾人祸。
不得不说,通过这些奏书,高楷对九道州县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也认识到千人千面,一项政策上传下达,总免不了变味,或不服水土,或浮于表面。
此外,一些奇人异事,让高楷也觉大开眼界。
譬如原州刺史赵棋上书,从魏国灵州逃来一人,擅长养马,献上祖传秘方。
严格控制马儿饮食,每日藁一围,粟米一斗,盐六勺,哺乳之马加倍。经他之手培养出来的战马,皆膘肥体壮。
王景略赞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此人倒是一员干吏。”
徐晏清附和:“我秦国虽有战马,但常年征战,折损众多,若有养马人效力,必是一大臂助。”
高楷点了点头,他起兵时,从陇右、河西两道,得了一些战马,此后,击败突厥、契丹、室韦诸部,又缴获数千匹。
但征战厮杀,战马免不了死伤,一直处于折损之中,难有补充。
这冷兵器时代,骑兵为王,战马可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譬如突厥贵胄之间,比拼谁更强盛,用以衡量的,并非人口、草场,而是有多少匹马。
这人擅长养马,倒是个专业人才,需以高官厚禄招揽。
高楷求贤若渴,赵棋自然知晓,一直留意州中人才,准备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