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大家最近工作都有点紧张。”
嗯了一声黎卫彬也没继续追究这个问题。
对于各个处室负责人心里的想法,站在他的位置,有些东西或多或少都看得出来。
这次自己调任常务副部长,本身在很多人眼里恐怕就是一个不太合适的安排,这就容易导致很多人对自己这个常务副部长的看法会比较负面。
比如太年轻,资历不足,经验也不够,能上来无非就是靠几个案子在领导面前讨的了欢心等等。
再加上自己这一次锐意改革。
像模像样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办,一上来就直接撸掉了一大批人的职务。
自然会更容易引发不少人心里的负面情绪,直接把那种不好的印象进一步放大。
所以刚刚蔡耀华一进门,只是看了眼这位蔡主任的表情,他多半就能猜到蔡耀华的心思。
然而蔡耀华并不知道,关于这个问题,他不仅仅不想去正面回应,反而还有再添一把火的心思。
“坐吧。”
“这个问题就不谈了,今天叫你过来,主要是征求一下你的个人意见。”
“这份材料是我这几天起草的一份工作方案,你以前是综合办组织科的人,你先看看这份方案,再提几点你的想法。”
办公室里。
狐疑地看了眼黎卫彬手上的材料,蔡耀华也没多想,立马就接过来翻开材料的正文。
然而仅仅只是看了几行字,蔡耀华的眼神明显就有些僵住了。
不是蔡耀华的胆子太小。
而是他确实没想到,黎卫彬作为常务副部长,居然刚一上任就要干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情。
从手上黎卫彬交给他的这份材料来看,这一位摆明了是要对各个处室的权力进行约束啊。
毕竟按照以往组织部的工作模式,各个处室在部门内的行政事务上可以说完全有着充足的自主权,但是材料里面却要求重新规整部门行政事项的报备、审批流程。
虽然只是一个流程的变化,但是如果真的这么执行的话,那就意味着各个部门的职权会被大大压缩,很多事项的审批权全部要落到办公室身上,而办公室的最终决策落脚点则是全部落到部务会。
最重要的是。
材料里面明确提出了部门负责人问责制。
意思就是以后各个处室报批的项目,只要出现了问题,那部门的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这显然是进一步加大了各个部门的监督和权力约束。
实际上就是把权力都收拢到了分管办公室的部门领导,也就是黎卫彬这个常务副部长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样?”
“我听听你这个老组工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