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给每个先人都磕头,到了最后两个堂哥各自在父母坟头放声痛哭,哭得葛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葛三爷眼中含泪,在大伯的坟前嘀嘀咕咕,大概时葛粮有出息,如今也娶了媳妇,过几个月就要当爹了,请大哥大嫂放心之类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二伯父坟头也嘀嘀咕咕,反正就是照顾好葛仓之类的话,让二哥二嫂放心。
祭祖这件大事,就这么结束了,雨居然也停了。
一群人往回走,葛三爷申请严肃,两个堂哥眼圈还是红的,葛明心里也不是滋味。
这时候后世的家人是不是也给自己上坟呢?也不知道有没有烧个别墅、汽车、手机之类的东西。要是自己能托梦肯定会托梦回去,别买奸商的这些东西,真的收不到。
刚到了村口太阳就出来了,隐约看到庄子上空好像有道彩虹。
这天中午庄子上大排宴宴,又是葛家经典的长街宴。这次跟以往不同,作坊都放假了,商户、小贩也都在家里祭祖,全都是自己庄子上的人。男女老少,非常齐全。
葛三爷带着葛明三兄弟,从这头吃到那头,原本祭祖的伤感之情早就不见了。要说不管是清明祭祖,还是白事之后,都应该一群人在一起吃点喝点聊点,一顿解秽酒这会让人暂时忘记了悲伤。逝者已矣,活人还要好好活下去,这才是对祖宗真正的尊敬。
葛三爷虽然海量,也架不住庄户上人多,这家桌子上吃几口,喝几口,聊上几句以往的事,最后果然喝醉了。
葛三爷醉倒了还有葛粮和葛仓,结果这两人也醉倒了。
葛明年幼,逃过一劫。但是气氛过于热烈,内外管家禄伯、福伯继续上,最后也不省人事。这一天不知道多少人醉倒,各家把醉倒的家人拖回去呼呼大睡。
第二天晴空万里,葛家人中午前就回到了县城。葛明觉得应该去关心关系孙思邈,清明节都没回家祭祖,也不知道孙老头心里会不会空落落的,起码要陪着聊聊天才行。
葛明推门进了孙思邈房间,看到孙思邈戴着眼镜正在低头看书,若云小鸡啄米一般在桌子旁边打盹。
看到有人进了房间,孙思邈从眼镜旁的余光看了一眼。
“小子,祭祖回来了?”
“回来了。”
“庄子上如何?”
“好得很,现在是家家有钱,每天都能吃上肉,要说大唐第一庄子也不过分,这才不到一年时间啊。孙先生,您说要是小子管理一州,有没有可能让整个州城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孙思邈放下手里的书,拿下眼睛,居然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笑着说到:“老道认为不出一年,必定造反。”
“WHAT?不是不是。什么?造反?不至于吧。”
“整个州府都做豆腐,卖给谁去?”
“小子不光会做豆腐啊,烈酒、饴糖、家具各种新鲜的玩意,每样都需要大量人手做工,做工可比种地划得来。”
“大唐以农为本,都做工了谁还种地?不种地就没粮食,没饭吃不造反还等什么?”
孙老道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吃饭永远是第一位的需求,这是国家稳定的根本。重农轻商,对于古代来说还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