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陈浩南充满信心地回应:

还未待霍曜指示,占米与Paris已悄然站至其身后,陈永仁与骆天虹仍伫立原地。

A货业务无需他们操心,留在此处是对他们的认可,亦是向外界昭示他们在霍曜心中的位置。

霍曜注视陈志辉,说道:"辉伯,初次见面,但您的名声我早已知晓。"

陈志辉万万没想到霍曜竟对自己有所了解,受宠若惊之余略显忐忑:"曜少过誉了,您才是青年才俊。"内心疑惑霍曜为何一开场便提及自己。

霍曜随后用五分钟时间,将在场每位老板的名字逐一念出,令所有人震惊不已。

谁都未曾料到霍曜竟对他们如此熟悉,甚至知晓各自的行业领域。

短短五分钟,已属熟络。

霍曜直入主题:"想必诸位此刻都在猜测我召集大家的目的,或许有些紧张,实则无须担忧,我带来的是一个赚钱良机。"

"A货利润丰厚,想必各位都明白。

沈先生,您经营音响生意,近期关门整顿,计划转型做A货,对吗?"

沈明德,年仅二十六岁,戴黑框眼镜,斯斯文文。

十六岁便踏入社会,八年拼搏积累起第一桶金,直到两年前才涉足商业,成为老板。

在场老板中,他最为年轻。

虽经验不及他人,却也拥有年轻人的优势——思维敏捷、敢于尝试。

小主,

就如A货生意,他是云水街最早洞察商机的人。

"是!"

沈明德吓得魂飞魄散,猛然起身,额头上满是冷汗,声音发颤:“曜少,我知道那几家A货店都是您的生意。

我没请示您就打算做A货,是我坏了规矩,我现在就不做了,请您原谅。”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A货生意眼下很赚钱,而且云水街的几家A货店都归霍曜所有。

对他而言,涉足A货并非冒险,他甚至做了详细的市场分析,认为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真正危险的,反而是去和霍曜争抢生意。

他店铺的装修已接近尾声,再过三天就能开门营业。

之前也没见霍曜来找麻烦,他还以为一切平安无事。

直到霍曜突然提起,他才以为对方是打算杀鸡儆猴。

其实,不少人都对A货生意动过心思,但和沈明德一样,他们也知道这些店都是霍曜的地盘。

相比之下,他们选择谨慎旁观。

看到沈明德的反应后,他们庆幸自己没有莽撞行事,否则此刻被教训的人恐怕就是自己了。

还有些老板,生意规模更大,足迹不限于云水街。

他们平日里高高在上,做甩手掌柜,虽然知道云水街的A货店利润丰厚,却不知幕后老板正是霍曜。

此刻,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震惊于霍曜的布局,暗自感叹他真是商业奇才。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霍曜非但没有责怪沈明德,反而笑着安慰道:“沈先生,不用这么紧张,我没有说你做错了,也不需要道歉。

恰恰相反,你的做法是对的。”

“提前祝你生意兴隆,诸事顺利。”

霍曜示意沈明德坐下,其他人则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就连占米、Paris等人也猜不透霍曜的真实意图。

霍曜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聊聊。

港岛市场不大,很多人都盯上了A货这块肥肉。

虽然目前利润可观,但未来只会越来越薄,也越来越难卖。

大家怎么看?”

陈志辉点头道:“曜少说得没错,不仅是A货,每个行业都一样。

只要生意赚钱,就必然有人跟进。”

“确实如此,开始时还能盈利,但时间长了,利润自然会下降。”

“不止如此,若太过贪婪,扩张过快,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会赔个精光。”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电影业。

赌片一火,所有公司争相模仿,都去拍赌片。

不出几年,赌片市场就饱和了,即使拍得再好也难以盈利。

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人的审美总会疲劳。”

“实话实说,这也是我不涉足A货的原因之一。”

谈及生意经,众老板顿时来了兴致,之前的紧张感消减不少,纷纷加入讨论。

两分钟后,见霍曜示意,会议室才恢复平静。

霍曜道:“既然道理大家都明白,我就直入正题。

我打算把云水街发展成A货名品服装街,各位的54家店铺加上我的6家,总共60家,全都会主营A货服装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