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终于抵达!

刘树茂动作最快,几乎是话音刚落的瞬间,他就“啪”地一声推开车门,身手矫健地一步就跳下了车,仿佛慢一秒都等不及。

刘树义的动作则显得更为沉稳和郑重。

他深吸一口气,先是拿起放在身旁的那顶缀着五星帽徽的军帽,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仔细地将帽檐调整到最中央的角度。

接着,

他又一丝不苟地将军装最上面的风纪扣扣好,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乱,展现出军人最严整的仪容,这才推门下车。

看到刘树义戴上军帽,整理仪容,刘树茂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这与失散近半个世纪的大哥重逢的第一面,意义何其重大!

必须拿出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以最庄重、最饱满的状态来迎接这一刻!

他赶紧弯腰探身回车内,手忙脚乱地找出自己的军帽,端端正正地戴上,也学着刘树义的样子,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和衣襟,将激动的心情稍稍收敛,换上一副庄重肃穆的神情。

两位肩扛将星的老将军,就这样并排站在了这座农家院落的大门口。

他们面前,是一个在西北黄土高坡上最常见、最普通的农家院子。

低矮的院墙完全由黄土夯筑而成,墙面布满风雨侵蚀的斑驳痕迹和细微的裂缝。

所谓院门,就是两扇简陋的木门,没有上漆,露出木材本身的颜色,门板上还能看到岁月留下的裂纹和木疤。

透过敞开的院门望进去,里面是三孔典型的西北窑洞,拱形的洞口,窗户是老旧木格糊着纸的那种,显得低矮而古朴。院墙角落堆着一些柴火和杂物,地面是踩得坚实的黄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个院落透着一股历经风霜的粗犷和简陋,与不远处大队部那崭新的小广场和商店饭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与他们刚刚离开的繁华燕京有着天壤之别。

就是这里了……

总算是到了……

他们苦苦寻觅了近半个世纪、日夜牵挂的大哥刘树德,几十年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简陋、朴实、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环境里。

刘树义的目光锐利如鹰,缓缓扫过每一寸黄土墙,每一孔旧窑洞,眼神深处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终于找到地方的激动,有心潮澎湃的急切,有对大哥一生清贫艰苦的浓重心酸与愧疚,更有一种对兄长在如此环境中坚守、并将子孙培养得如此出色的由衷敬佩。

他的嘴唇紧紧抿着,下颌线绷得很紧。

刘树茂的反应则更为外露,他的眼眶几乎是瞬间就红了,鼻翼微微翕动,喉结上下滚动着,似乎在极力压抑着翻腾的情绪。

他喃喃低语,声音有些沙哑:“大哥…他就住这儿…这么多年…他就住在这儿…”

话语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心疼和一种恨不得立刻补偿一切的急切。

刘青山没有催促,他和刘伟民以及其他随行人员都静静地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给予两位老人消化情绪、整理心情的时间。

这一刻,

所有的喧嚣仿佛都静止了,只有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吹过院墙,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片刻之后,

刘树义猛地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吸进了千钧重量,又仿佛下定了最大的决心。

他挺直了原本就笔直的脊梁,眼神中的万千情绪最终化为了一往无前的坚定。

他大手一挥,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寂静:“走!进去!”

说罢,他率先迈开了脚步,坚定地走向那扇敞开的、低矮的院门。

刘树茂立刻紧随其后。

刘青山等人也赶紧跟上。

一行人,怀着无比激动和期待的心情,踏入了这个朴素却又非同寻常的农家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