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每隔一米左右,铝板墙上就开设了一个带有厚重锁具的圆形观察窗,窗玻璃并非普通玻璃,而是泛着淡蓝色的、用于隔绝特定辐射的特殊材质。

“铝板…铅封…防辐射玻璃…”

胡力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了跳动!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生物雷达无法穿透这里了!

如此厚实的铝板和铅层,别说生物雷达,恐怕连强度更高的射线都难以窥探内部!

毫无疑问,这个被严密包裹的“大碗”,就是传说中的——“绿屋”!

“大碗”的铝板墙壁上开了一个同样由厚重金属制成的大门,此时紧闭着。

大门两侧,各站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

他俩穿着标准的卡其色军装,但外面套着臃肿的防化服,头盔上的防风镜反射着头顶灯光,显得冷漠且警惕。

两人手里紧握着M14步枪,枪口虽然朝下斜指地面,但食指都始终紧扣在扳机护圈边缘。

目光如同探照灯般,一遍遍扫过“大碗”门前那片空旷无遮拦的区域。

胡力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和好奇,将视线投向“绿屋”之外的区域。

扇形空间的左半区,是一个繁忙的装配车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十几名穿着白色连体工作服、戴着护目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围着一个被拆解到一半的金属残骸忙碌着。

那残骸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形状,边缘参差不齐,还镶嵌着一些明显是高温灼烧后留下的、焦黑的金属碎片。

胡力瞳孔微缩,心里惊呼。

“卧槽,那个不会是飞碟的残片吧?”

一名戴着厚框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正用游标卡尺极其仔细地测量着残骸壳体的厚度。

他眉头紧锁,嘴里喃喃自语。

旁边的年轻助手则蹲在地上,铺开一张巨大的绘图纸,用铅笔和三角板快速而精准地标注着测量数据。

绘图纸旁边,随意摊开着几本翻开的《航空材料学报》和一些写满公式的笔记本。

不远处的工作台上,几台老式示波器正闪烁着绿色的波形。

一名技术员手持探针,小心翼翼地接触着残骸表面某些奇特的、类似电路又似天然形成的纹路,同时对着挂在脖子上的对讲机大声报告。

“B区波形稳定,第37号能量导路无能量反应,重复,无能量反应!”

工作台下堆着几个钉着“机密 ”字样木箱。

旁边,一台小型液压起重机正发出低沉的嗡鸣,钢索缓缓下降,将一块大约半米见方、边缘同样有着烧灼痕迹的碟形残片,小心翼翼地放置到铺着厚厚防震橡胶的地面上。

扇形空间的右半区,则是数据处理中心。

十台体型庞大、代表着这个时代顶尖计算能力的IBM 7090大型计算机整齐地排列着。

每台计算机都连接着十几台不断发出“咔嗒咔嗒”声响的纸带输入机和高速打印机。

打印纸如同白色的瀑布般,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涌出,很快就在输出筐里堆积起来。

几名穿着白色衬衫和深色马甲的操作员,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打满孔洞的纸带,对照着旁边的记录本,神情专注地核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