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悦瞳孔微缩,“你还认识他?”
“战时合作过一次。”林晚盯着加载进度条,“他不站任何阵营,只认协议和信用点。只要条件合适,他会绕开关卡完成运输。”
连接成功。对方没有露脸,只有文字消息浮现:“你要什么?能付多少?”
林晚敲下回复:“首批二十吨基础粮,五吨复合建材,三天内送达。支付方式:能源配额转让百分之五,外加三份未解密的战前市政管网图纸。”
等待回信的间隙,她转头看向苏悦,“你负责跟进这个对接。保持低频联络,不用每次汇报,但一旦有进展立刻通知我。”
“那你呢?”
“我留下来盯地下信号。”林晚调出N-7最后捕捉到的震动波形图,“他们既然敢用城市电网供能,就不会轻易切断。只要设备还在运行,就会继续泄露数据。”
就在这时,分析系统弹出提示:地下二十七米处,低频振动频率发生微幅偏移,波动周期缩短了0.8秒。这种变化极小,普通人难以察觉,但在连续监测下,显示出明确的趋势——设备正在进入更高一级的运行状态。
林晚放大时间轴,对比此前三次事故前的数据。节奏一致,都是在外部调查接近关键点后,系统自动调整输出模式。
“他们在准备什么。”她低声说。
苏悦也看到了数据变化,“会不会是……要启动更大规模的干扰?”
“有可能。”林晚迅速切换监控视角,将算力集中到交汇点周围八个静默传感器,“但如果真是这样,说明他们怕的不是我们找到设备,而是怕我们看懂它的用途。”
她忽然停顿,回头看向苏悦,“你还记得你父亲笔记里的内容吗?关于能量调控的部分。”
苏悦一怔,“你说那个‘共振诱发模型’?”
“对。”林晚调出一份尘封的技术备忘录,“如果我没猜错,他们不是只想控制资源供应。他们在测试一种精准打击模式——通过地下网络传递特定频率,引发局部环境异变。仓库塌陷、河底突袭、山体崩塌,都不是随机事件,是校准过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悦脸色变了,“你是说……他们下一步可能会针对某个具体目标?”
“比如指挥中心,或者能源中枢。”林晚手指落在地图上的几个关键节点,“所以我们不能等。必须抢在他们完成调试前,掌握足够反击的证据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