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这个时候打来?难道是巧合?
“是我。有什么事?”我尽量让声音保持平静。
“哎哟,可算联系上您了!”
对方的语气变得有些神秘兮兮,“您猜怎么着?昨天下午,我们这儿刚收上来一批老东西,就是从老城区那片拆迁工地弄出来的!
里面好像就有您感兴趣的那类玩意儿!什么老符纸啊、旧罗盘啊,还有几个看起来挺邪乎的小雕像。我看跟您打听的挺对路,就赶紧通知您了,有兴趣过来瞅瞅吗?”
老城区拆迁工地?柳枝巷?
我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是陷阱?还是真的巧合?
电话那头的背景音里,隐隐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像是金属摩擦的“滋啦”声,很耳熟……
是了!很像茶馆那个工装老人搪瓷杯盖摩擦的声音!
冷汗瞬间浸湿了我的后背。
我强压着立刻挂断电话逃跑的冲动,深吸一口气,故意用感兴趣的语气说:“哦?从老城区出来的?那确实有点意思。都有些什么具体的?”
对方似乎没有察觉我的异样,更加卖力地介绍起来:“那可多了!有个铜制的三眼乌鸦雕像,邪性得很!还有一卷像是人皮做的……”
他的话语突然停顿了一下,背景里传来另一个极其低沉、模糊的声音,似乎是在提醒他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年轻男人的声音顿了一下,再开口时,稍微收敛了刚刚那夸张的语气,但是依旧热情:“电话里说不清楚,好东西都得上手看不是?您方便的话最好现在过来一趟,东西刚上柜,看的人少,晚了可能就没了!”
现在过去?自投罗网?
我几乎能想象到那间“博古斋”里,可能正坐着那个眼神冰冷的工装老人,或者更可怕的东西,等着我送上门。
“好,我知道了。我考虑一下,有时间就过去。”我敷衍着,准备挂电话。
“别啊先生!”对方似乎有些急,
“这东西真抢手!而且……而且老板说了,这东西可能跟最近附近发生的一些‘怪事’有关,说只有懂行的、像您这样特意来找的人,才可能看得明白……”
怪事?懂行的人?
这是在暗示我,已经对我了如指掌?
我握紧了手机,大脑飞速运转。去,可能是龙潭虎穴。
不去,就断了这条线,而且会让他们知道我已经起了疑心,以免打草惊蛇。
等等……
我忽然想起背包里那几本民俗旧书。
其中一本的扉页上,好像盖着一个模糊的收藏印,印文就是“博古斋”!
老周给我的书,来自博古斋?那这家店会不会本身就有问题?
或者,是老周以前获取信息的渠道?
风险极大。但或许也有一丝机会能接触到真实的信息?
赌一把。
“好。”我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冷静得有些陌生,“告诉我具体地址。我一个小时左右到。”
挂了电话,我站在车水马龙的街边,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我摸了摸口袋里那枚温润的贝壳,握紧了背包里的刀。
然后,我伸手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西区古玩市场。”
出租车在西区古玩市场的牌坊前停下。
这里比想象中要热闹,但也更杂乱。
仿古的建筑下,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摊位和店铺,售卖着真假难辨的瓷器、玉器、铜钱、旧书。
空气中混杂着灰尘、香火、劣质茶叶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陈旧气息。
人流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我一踏入这片区域,眉心的酸胀感就明显增强了。
在贝壳带来的宁静屏障之外,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微弱、混乱的能量场。
有些来自那些真正的老物件,沉淀着岁月的残留信息;更多的则是人为伪造的虚假气场,徒有其表,内里空洞。
而在这片混乱的能量背景噪音中,一股极其隐蔽、却异常冰冷的指向性气息,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引导着我的感知。
它来自市场深处。
我压低了帽檐,将背包背在胸前,手无声地探入包内,握紧了那柄用布包裹的剁骨刀粗糙的刀柄。
冰冷的金属触感让我纷乱的心跳稍稍平复。
顺着那股冰冷的指引,我穿过喧闹的主干道,拐进一条相对僻静的支巷。
巷子里的店铺明显更老旧,客人也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