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医善同行护苍生,残踪借善布危局

巳时末,阿木用圣火草汁液彻底清理药柜,草药恢复正常。医疗站的框架已搭建完成,夕阳洒在木梁上,泛着温暖的光。阿木望着忙碌的村民,对弟子们说:“公益医疗不是‘施舍’,是‘同行’—— 村民们的信任与支持,才是医疗站能长期存续的根基。”

三、午时医学扶贫谋长远:授技传能促永续

午时的阳光炽热,青石村的 “草药种植园” 里,阿木带着村民们翻土,阿机推着墨家 “便携灌溉仪”(用竹筒与青铜阀门制成,能节水灌溉),阿草则手持《道家草药图谱》,教村民识别草药:“这是艾草,能驱寒;这是金银花,能清热;这是山药,能健脾 ——‘药食同源’,种在自家院子里,既能当药,又能当菜,不用再花钱买。”

村民小花蹲在地上,认真地学着分辨艾草与青蒿:“阿草姐姐,这两种草长得像,怎么分啊?” 阿草笑着指着叶片:“艾草叶背是白的,有绒毛;青蒿叶背是绿的,没绒毛 —— 记不住的话,用墨家‘辨药片’(薄青铜片,能吸附草药汁液,显不同颜色),艾草显淡绿,青蒿显淡黄。”

午时三刻,阿木为村民们讲解 “医学扶贫计划”:“第一,我们教大家种草药,用墨家灌溉仪改良种植,确保丰收;第二,培训村里的年轻人当‘赤脚医生’,用简易诊疗箱(含脉诊仪、针灸包、常用药)处理小毛病;第三,每月派汴京医生来坐诊,解决疑难杂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你们自己懂医、会种药,才算真正脱贫。”

石大叔的儿子石头,是第一个报名学赤脚医生的年轻人,他捧着墨家简易诊疗箱,眼中满是期待:“阿木先生,我一定好好学,以后村里有人病了,我就能先帮忙,不让他们再像李二娃那样遗憾!” 阿木取出灵枢传下的《公医医理简编》,递到他手中:“这书里有基础医理与急救方法,你要多学多练,不懂的就问,我们每月都会来指导。”

可就在这时,一位村民突然大喊:“不好了!草药园的苗…… 枯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刚种下的艾草苗,竟成片枯萎,叶片上泛着幽绿 —— 是残踪气!“邪祟又来破坏!” 阿机快步上前,用辨戾仪一测,仪盘瞬间爆红,“残踪气浓度很高,是故意污染草药园!”

村民们急得团团转,小花的眼泪都快掉了:“这可是我们的希望啊,怎么就枯了……” 阿木却镇定地说:“大家别慌!用圣火草粉末混合草木灰,撒在草药园里,能净化残踪气;再用道家‘还魂针’(针灸足三里、三阴交穴,刺激草药生机),配合灌溉仪浇水,苗能救活!”

午时末,众人合力抢救草药园,枯萎的艾草苗渐渐恢复绿意。石头擦着额头的汗,对阿木说:“先生,以后我们会轮流守着草药园,绝不让邪祟再破坏!” 阿木望着恢复生机的草药园,心中涌起暖流:医学扶贫的核心,是唤醒百姓的 “主人翁意识”,唯有同心守护,才能让公益事业长远发展。

四、未时公益规划展新篇:薪火相传续善举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青石村医疗站内,阿木与弟子们、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制定 “青石村公益医疗长期规划表”:

1. 每月初一、十五:汴京医生坐诊,免费体检;

2. 每月初十:草药种植培训,检查草药长势;

3. 每月二十:赤脚医生考核,巩固医理技能;

4. 每季度:组织村民去汴京参观公益医坊,学习先进经验。

“这规划要贴在医疗站门口,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公益不是一时兴起,是长期守护,” 阿木指着规划表,“灵枢祖师说‘医道无穷,善举无尽’,我们要让青石村成为样板,以后推广到更多贫村,让天下百姓都能享受到医疗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