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呼伦贝尔:边疆牧歌,万物同声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1159 字 5个月前

呼伦贝尔不仅有草原,更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湖泊与湿地。额尔古纳河静静流淌,像银带一般划过大地。呼伦湖则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被称为“北方的贝加尔湖”。

我沿着额尔古纳河行走,在湿地保护区看见成群的天鹅和野鸭,苇草随风摇曳。当地的鄂温克族渔猎部落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捕鱼、打猎传统。他们用桦树皮制作独木舟,用鹿皮缝制衣服,与森林、湖泊共生共荣。

在根河的原始森林深处,我跟随护林员巡护林带。这里树木高大、苔藓遍地,偶有野鹿穿行。护林员告诉我,每年春秋,都会有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停歇。森林深处的夜晚,天上星光璀璨,偶尔能听到狼嚎和猫头鹰的低鸣。

我写下:

“湖水倒映着蓝天,

森林孕育着万物,

这片大地,兼容了草原的豪放与林海的静谧。”

四、多民族交融的和谐乐章

呼伦贝尔是中国民族融合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这里有蒙古族、汉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语言、服饰、饮食、信仰交相辉映。无论是在海拉尔的菜市场,还是在边境小镇满洲里,都能看到中俄蒙三国风情的交融。

我参加了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盛装的各民族群众聚集在一起,赛马、摔跤、射箭、敬酒、载歌载舞。蒙古族汉子骑马飞驰,达斡尔族姑娘翩翩起舞,俄罗斯族孩子用手风琴弹出欢快的旋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节日和仪式,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汇聚成一首和谐的乐章。

在边境小镇,热情的俄罗斯族家庭邀请我品尝红菜汤和列巴。窗外是异国风情的小教堂和五彩的木屋,室内则弥漫着家的温暖和友情的醇厚。

我写下:

“多元,是这片大地最美的底色,

无数故事在这里交汇,每个人都是主角。”

五、历史与边疆:边地的记忆与现实

呼伦贝尔自古就是北方民族迁徙、融合和战争的舞台。成吉思汗的传说、清朝边防大营、沙俄铁路、抗日烽火,每一段历史都留下了深刻印记。如今,这里依然是国家重要的边境门户。

我登上满洲里国门,远眺俄罗斯的后贝加尔斯克小镇。中俄蒙三国商贸在这里交汇,国门广场上雕塑与壁画诉说着百年风云。夜晚,满洲里流光溢彩,霓虹下的中俄友谊大街热闹非凡,商贩用俄语、蒙古语、汉语讨价还价。各国游客、边贸商人、边防战士汇聚一堂,共同守护这片边疆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