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英国,伯明翰:锻火之城,慢光之歌

我点头。这城市曾用火炉打造秩序,而今日,它用艺术反抗秩序。

我在《地球交响曲》写下:“当铁水冷却之后,总要有人重新点燃它,不是为了旧物,而是为了讲述新的温度。”

夜幕降临,我前往市东南一带的餐饮街区,这里被誉为英国“咖喱之都”,汇聚了无数南亚裔移民的味蕾记忆。

我走进一家热闹的餐厅,点了招牌羊肉咖喱。香料浓烈,炖汤滚热,我在满是异语与本地口音混杂的餐厅角落独坐。

店主问我:“你来自哪里?”

我答:“我来自远方,正在写一本走遍世界的书。”

他大笑道:“你写到伯明翰了吗?”

我说:“正在写。”

他微笑着递来一碗芒果酸奶:“那你一定要写到这里的味道,我们的家在锅里。”

我写道:“多元不是政治概念,是一锅火中炖出的包容。”

第二日,我沿着大运河边散步。昔日煤炭与铁矿运输的命脉,如今成为骑行者、散步者、摄影爱好者的静谧通道。

桥下水波轻摇,河道两侧是改建成咖啡馆与创意办公楼的仓库。历史沉积在水中,却已不再沉重。河畔边,一对老夫妻在钓鱼,阳光斜洒在老爷子的钓竿上,泛出淡淡金光。

我在笔记中写下:“伯明翰正学着如何放慢,哪怕它曾习惯于快。”

在大运河附近,我遇到了一群青年,他们背着照相机、肩披画板、口袋里插着速写本。他们来自伯明翰艺术学院,正在拍一部关于“重塑城市灵魂”的纪录片。

他们问我:“你觉得这城市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