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朝臣觉得不妥

大明辽国公 空樱 1385 字 17天前

朱元璋又道:“至于说党争?朕还没死呢!谁敢在工部结党营私,搞一地之言,朕便摘了他的脑袋!常孤雏若敢借此插手工部,朕连他一起办!你们与其担心这个,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让自己属地也出些能造器、能强国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捧着几本儒家经典,非议实干的人!”

群臣被训得哑口无言,再无人敢出声反对。

吏部尚书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再说一个字。

那些翰林学士更是把头埋得低低的,方才引经据典的得意劲儿,早已烟消云散。

朱元璋扫视朝堂,冷冷道:“辽东调人的事,就这么定了。谁再敢以地域为由阻挠,休怪朕不讲情面!退朝!”

龙椅上的身影起身离去,留下满朝大臣面面相觑。

他们这才明白,陛下要的不是四平八稳的“均衡”,而是能立刻派上用场的实干之才。

在这蒸汽机轰鸣的新时代,光靠儒家经典,已拦不住帝王求新求变的脚步了。

暮色渐浓,刘伯温的书房里点起了一盏油灯,昏黄的光晕落在摊开的《大明律》上,映着他鬓边的白发。

刘琏端着一碗刚沏好的热茶进来,见父亲仍在伏案细读,便将茶盏轻轻放在案边,犹豫片刻,终是开了口。

“父亲,”刘琏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几分忧色,“今日朝散后,几位同年聚在一处,都在说辽国公常孤雏的势头。您看,自打科举添了新学内容,辽东那边的学子中榜的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六部里,已有不少主事、员外郎是辽东新学出身,连工部新补的那些匠人,也多是他举荐的人。这般下去,会不会……”

他顿了顿,终究把那句“会不会形成党争”说了出来。

这些日子,朝中私下议论此事的人不少,有人说常孤雏在辽东经营多年,如今又借着新学和蒸汽机之事往朝中输送人手,怕是要成气候;也有人说,自古边疆重臣与朝官勾连,最易生祸端,不得不防。

刘伯温抬起头,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在儿子脸上停了停。

他拿起茶盏,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才缓缓道:“你这话,是自己想的,还是听旁人说的?”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