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在街角的茶馆歇脚,叫了壶茶,慢慢喝着。
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他心里盘算着:如今在京师常住,这些产业得打理得更妥当些,既是生计,也是根基。
正想着,旁边桌上两个茶客的话飘了过来,说的是辽东那边新开了商路,不少人往关外跑生意。
李文忠听着,端茶杯的手顿了顿——常孤雏在辽东搞开发,看来已有些成效了。
歇够了,便起身往回走。
路过一家笔墨铺,想起李景隆昨日说想买些新砚台,便拐进去挑了一方,让管事包好。
回到李府时,已近未时。
李景隆正在院里练剑,见父亲回来,收了招式迎上来:“父亲回来了。”
李文忠点头道:“嗯,去了趟铺子。给你带了方砚台,拿去用吧。”
说着,把砚台递给儿子。
李景隆接过,见砚台石质细腻,满心欢喜:“谢父亲。”
李文忠看着儿子,又道:“下午无事,你去趟太孙府,就说我昨日得了些福建的新茶,送些过去。”
李景隆应道:“晓得了。”
李文忠嗯了一声,往内堂走去。这京师的日子,看来是要慢慢习惯了。
午后的日头正好,晒得人身上暖融融的。
李景隆捧着个精致的木盒,里头装着父亲昨日带回的福建新茶,出了李府,往东宫而去。
一路之上,街面比清晨热闹了许多。
挑担的、推车的、骑马的络绎不绝,叫卖声、车马声混在一处,倒也显出几分应天城的繁华。
李景隆脚步轻快,不多时便到了东宫门前。
守门的侍卫见是他,认得是昨日随李文忠入宫的公子,倒也客气,上前问道:“李公子来此,可有要事?”
李景隆停下脚步,拱手道:“劳烦通报一声,家父昨日得了些福建新茶,叫我送来给英哥儿尝尝。”
侍卫闻言,点头道:“公子稍候。”
说罢转身入内通报。
不多时,便有个内侍快步走了出来,对着李景隆躬身道:“李公子,太孙殿下在书房等着呢,请随小的来。”